福音反思 - '20年11月16日
(路18:35-42) 萧永伦神父撰写
这个福音的叙述手法很适用于富有想象力的默想。当你默想的时候,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那个瞎子。耶稣和一群人将近耶里哥时,有一个瞎子坐在路旁讨饭,听见群众路过,便查问是什么事。有人告诉他:是纳匝肋人耶稣经过。他便喊叫耶稣,求祂怜悯。前面走的人叫他不要出声;但他越发喊叫。耶稣站住,叫人把他带到自己跟前来,并治愈了他。
耶稣不因瞎子的喊叫打断祂和群众的谈话而厌烦,他停下来回应瞎子的需要。对耶稣来说,教导和行动是并行的。在那个时刻,怜悯是优先的重要举动。但耶稣没有假定自己知道瞎子的需要。祂问:“你愿意我给你做什么?” 当瞎子要求祂恢复他的视力时,祂就治愈了他。
瞎子下定决心与耶稣见面。并克服了群众的约束及要他保持沉默。当他最终和耶稣见到面时,他如何回答耶稣的问题是极重要的关键。我们假定一个瞎子想要重见光明,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因为这个瞎子已习惯了不工作,当他乞求时,人们会因为他的可怜状况而同情他。如果他的失明被治愈了,他就不能再以乞讨为生,因为没有人会再施舍给他。他必须学会独立生活,不再乞求。他必须开始新的生活方式。
瞎子希望重见光明。他准备打破旧有的习惯并建立新的生活方式。他回答耶稣,“叫我看见。”耶稣不仅给了他视力,也增强了他的信德。他对此表示感激并光荣天主。整个相遇的经历,也激发周围的人与他一齐颂扬天主。
实践:
当你向天主祈求时,你是否已准备好采取行动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金句:
你愿意我给你做什么?(路加福音18:41)
每日勤于翻读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