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玛18:21-35)
萧永伦神父撰写
四旬期第三周 星期二
君王的一个仆人无法偿还他向君王借贷的大笔债。当他俯伏在地向君王叩拜求情后,君王就动了心,赦免了这个不善于管理自己财务的仆人所有的债。然而,这个仆人并没有因为君王的宽待而得到教诲,却暴虐的对待一个同他一样陷入困境的同伴。
这个寓言很清楚的告诉我们,我们是否学习到,慷慨的去宽恕和建树别人? 我们希望得到宽恕,希望别人从宽对待我们的缺失。然而我们却恶待和计较那些无法达到我们的要求的人。
造成伤害的恶性循环通常不容易停息。我们受到伤害,而我们伤害得罪我们的人,然后他们做出报复,或者去伤害其他的人。结果没完没了。若要阻断这恶性循环,寻求平安时,最好的途径是要放下、要宽恕。
有些人说你要 “原谅和忘记”。如果 “忘记”表示不再追究以前的过错,受害者已经放下恼恨,不念旧恶,这种“忘记”肯定有助于治愈与复合。但是,“忘记”不表示否认已犯的过错,并将它从记忆中除去。我们不需要忘掉已发生过的事实的记忆,因为记忆能时时提醒我们过犯所造成的伤害。这事实对受害者和伤害者,同样都是一个教训。它提醒着我们不要再度重犯,或造成新的伤害。
实践:
是什么因素让你很难宽恕?你要怎么做才能够放下呢?
金句:
“难道你不该怜悯你的同伴,如同我怜悯了你一样吗?”(玛18:33)
更多反思
节期反思页面

拉 3:13 - 20 |
读经一反思要点
萧永伦神父撰写
常年期第廿七周 星期四
先知玛拉基亚蒙天主的召叫将信息传递给他的子民。在他的时代之前,犹太人被放逐到巴比伦。靠着天主的恩典,波斯国王准许他们回返应许之地,并于公元前 515 年重建了圣殿。
到了玛拉基亚的时代,以色列人返回应许之地已有一百多年了,他们应该获得回归后所期待的祝福。他们拥有历史的教训;可以看到历史中所受到的审判和惩罚,甚至有被赶出他们的土地的恶劣遭遇。但即使有这样的视野,他们仍然背离上主的道路。
玛拉基亚在以色列人重建圣殿的数年后,写下有关圣殿献祭的腐败事迹。虽然圣殿已经重建,但那些早归的以色列人却丧失了热忱,对天主的事彻底的冷漠无动于衷。这导致司祭的腐败猖獗及人民毫无生气的灵修生活。
人们关注的是他们不幸的境遇,拒绝为自己的罪恶行为负责。他们抱怨说:“事奉天主只是徒然!遵守他的诫命,有什么好处?”所以玛拉基亚警示众人,天主必使他们看出义人与恶人,服事天主和不服事天主的人的区别。
对天主忠诚和不忠诚的人肯定有所区别!你属于那一种人?
实践:
有时候傲慢和无神论的人似乎比信主的人更成功。你如何评断这种情况?
金句:
“你们将要重新看出义人和恶人,服事天主和不服事天主的人的区别。”(拉3:18)
更多反思
每 日 勤 于 翻 读 圣 经

(玛5: 17-19)
萧永伦神父撰写
四旬期第三周 星期三
耶稣告诉祂的门徒,祂不是来“废除法律和先知”,而是来“成全它们”。以前不成全现在才需要成全。那过去所谓的不成全,到底是什么? 只关注法律的文字而不是法律的精神,是谓不成全。只注意奖赏和惩罚,而不在乎对天主的忠诚和对人的怜悯,谓之不成全。
待一切完成时,法律上的一撇,一画也都要过去。这种情况何时会发生?当耶稣到来彰显了天主的爱与怜悯时,旧约法律就要过去了。耶稣到来教导我们要超越梅瑟的法律和先知的训导。信仰的本质就是要我们以整个生命去爱天主和爱人如己。
在天主的国度中,无论我们有什么规章和制度,它都只能服务于一个目的,那就是帮助我们爱天主和爱人。 经师和法利赛人遵守律法,可是没有真正的义德。他们缺乏有如耶稣的内在精神,例如怜悯、诚意、纯洁和宽恕。他们放不下喜欢论断他人的态度。正义并不仅仅是遵守律法而已,更重要的是要怀有如耶稣的心态。
在玛窦福音第5章的其余部分中,耶稣说:“你们一向听说过”,接着又说:“但我对你说……”
法律说不可杀人。耶稣告诉我们不要向自己弟兄发怒。法律规定不可奸淫。耶稣说不要有淫念。
法律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耶稣说我们不要寻仇报复,应该宽恕。法律说“爱你的近人,恨你的仇人”。 耶稣告诉我们爱仇人,并为那些逼害我们的人祈祷。
跟随耶稣的就是法律和先知的成全。
实践:
你遵守法律吗?这态度可能会有什么问题?
金句:
玛5:17 不要以为我来是废除法律或先知,我来不是为废除,而是为成全。
更多反思
节期反思页面

岳1 :13-15;2:1-2 |
读经一反思要点
萧永伦神父撰写
常年期第廿七周 星期五
岳厄尔是培突耳的儿子,并在耶路撒冷向犹大人宣讲。本书大量地提及公元前九世纪后期显赫的司祭、圣殿的仪式和许多的民族,如腓尼基、培肋舍特、埃及和厄东,表明这本书大约写于公元前 835年左右。因此,岳厄尔被认为是最早写作的一位先知。
这本书着重于南部犹大王国的预言性判断,不断提及熙雍和圣殿的崇拜。岳厄尔的宣讲中利用如太阳和月亮、草和蝗虫等自然意象。中心思想围绕在上主的日子——用阴霾昏暗的日子、军队如烈火一般地吞灭他们,以及月亮变成了血等来表达。如此栩栩如生的意象至今仍萦绕在我们的脑海中。
岳厄尔透过当时发生在犹大广为人知的蝗虫灾害,利用近期所发生的悲剧来传达上主的审判信息,并呼吁人们悔改。在提到可怕的蝗虫灾害时,他能唤醒听者,使审判的信息烙印在他们的脑海中。
上主的日子不单指一天,而是指审判和修复的时期,并涵盖了三个基本的特征: 天主子民的审判、外邦人的审判和以极度的苦难来净化并修复天主的子民。
岳厄尔指示司祭和长老去号召人们披上麻衣,下令斋戒,并召开一个庄严的盛会,来表示他们承认罪过,并承诺悔改。这是准备上主日子的唯一且最合适的方式。
实践:
对于基督徒来说,主的日子已经来到。耶稣已临在我们中间。你如何迎接耶稣到你的生活中?
金句:
“大地所有的居民战栗害怕,因为上主的日子来了,且已来近了。”(岳 2:1)
更多反思
每 日 勤 于 翻 读 圣 经

(路11: 14-23)
萧永伦神父撰写
四旬期第三周 星期四
耶稣治愈了一个哑巴,使他能够说话。群众都惊讶不止,但是,有人大声喊叫说:“他靠魔王驱邪“。他们做了无端端的指控,影射邪恶的动机,因而引起了群众的怀疑和分裂。
这些仇视者完全否定了自己当前的正面经验,坚持敌对的立场。他们对耶稣所行的善事视而不見。抹黑了亲眼目睹的光明的事。耶稣以解放性的仁爱赐予病人真爱祝福,他们却指控耶稣是邪恶的,从而引起了猜疑。
耶稣的敌人将祂恶魔化,企图诋毁祂的名誉和阻扰祂行善事。他们嫉妒祂吸引听众,并获得钦佩。因此故意散布猜疑和不信任信息,使人们无法辨识祂的怜悯和爱心。
魔鬼已经从哑巴身上出去了,但是嫉妒和分裂的恶魔可能仍然存留在我们内。这些恶魔威胁了我们,使我们不能开放自己来接受天主释放自由的恩典。若心硬了,我们该如何再次让它变得柔软?
实践:
你有嫉妒任何人吗?你会做些什么来让你觉得自己比他更加好?
金句:
“不随同我的,就是反对我;不同我收集的,就是分散。” (路 11:23)
更多反思
节期反思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