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谷11:1-10;依 50:4-7;斐2:6-11;谷14:1 – 15:47)
萧永伦神父撰写
乙年 圣枝主日
今天有两段福音,第一段是关于耶稣荣进耶路撒冷。其二是耶稣的受难史。
福音一:马尔谷描述耶稣从加里肋亚到耶路撒冷的经历,而祂一生中最关键的事件将在耶路撒冷发生 —— 祂在那里受难致死及复活。耶稣忠于祂的使命,祂的旅程引导我们远离世间的种种阻碍来跟随祂,並体验天主的爱。
耶稣坐在驴驹上荣进圣城,显示祂是一个和平的君王,而不是个坐在战马上的侵略者。对耶稣来说,为王不是像世俗的国王那样宰制人民。耶稣的王权是为穷人和被边缘化的人服务。祂宁愿接受残暴的对待,以死为祂的事奉画上句号。
人们对耶稣的到来非常高兴。但那欢跃的呼叫很快就变成审判耶稣时的苦涩呐喊。从圣枝主日的“贺三纳”到受难日的嘲笑和“钉死他”的喊叫,都显示他们是何等的善变!
福音二:请用我们的心和想象力来阅读並体验主的受难史。我们进入逾越节的晚餐,听见耶稣预言:“你们中有一个人要负卖我。” 我们变得“忧闷”起来,彼此相告并申告说,“不是我,主。” 然后祂把祂的身体、血和生命献给我们。即便如此,最后晚餐以困惑迷茫告终,我们和祂一起走去庄园。在那里,祂把我们拉到一边说:“你们留在这里,等我去祈祷。”祂与我们诉说祂的痛苦,感觉悲伤得要死。祂恳求我们和祂在一起。门徒没能做到,因为让人留在痛苦中是那么的艰难。
我们看到耶稣被捕,看到伯多禄否认耶稣,也体会到伯多禄愧疚崩溃的时刻。我们看到犹太领袖们指控耶稣,听到般雀比拉多向领袖们讲话时的犹豫不决,还有人民的声音,“钉他十字架”。我们看见兵士鞭打耶稣,给祂戴茨冠、迫祂背十字架、剥去祂的衣服、钉祂在十字架、讥笑嘲弄,最后耶稣断了气,付出了生命。
我们越是在耶稣受苦时与祂同在,在祂受辱受嘲时和祂在一起,我们就越能意识到祂在我们所有的痛苦中与我们同在。是的,仅仅意识到我们自己的痛苦和缺点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知道耶稣来与我们分担这一切。
我们倾向于关注自己,包括自己的缺点和罪过。然而我们周围有的是患病、饥饿、孤独、被误解和被疏离的人,我们却忽视他们的处境。当我们无法减轻他们的痛苦时,很多时候就会躲避他们,转而专注于自己的罪过和痛苦来逃避。
默观耶稣的苦难,意味着开放自己,进入他人的痛苦,并且知道耶稣与我们和他们同在,在痛苦的经历中,让祂和我们一起来分担。
实践:
拿着棕榈叶回家对你意味着什么?
金句:
谷11:9 前行后随的人,都喊着说:“贺三纳!因上主之名而来的,应受赞颂!”
更多反思
节期反思页面

罗 8: 31-39 |
读经一反思要点
萧永伦神父撰写
常年期第卅周 星期四
保禄说明天主愿意将最好的赐给人类。祂甚至为他们牺牲了祂的儿子。保禄提出了一些相关的问题,并以强而有力的方式回答,使读者能够信服。
保禄问道:“若是天主偕同我们,谁能反对我们呢?”或“是使人成义的天主吗?谁能定他们的罪?”而答案是,唯一的判官是耶稣基督,只是祂有权柄定罪。但好消息是,耶稣并没有定我们的罪,而是在天父的右边为我们转求。
随后,保禄积极地宣称一切灾难都不能使我们与天主的爱隔绝。他声明无论困难、忧虑、迫害、粮食和衣物的赤贫,或威胁和攻击等等,都不能使我们与天主的爱相隔绝。
保禄接着说,无论生或死,都不能将我们与基督隔绝。他也提及天使和掌权者。古代犹太人相信天使伴随一切,包括雪和霜,雷和闪电,花和草。这与我们将天使视为守护者的概念不一样。古犹太人认为天使怨恨和嫉妒人类。但是,即便天使真是如此,也无法使我们与天主隔绝。
他还提到权能者,即古人所认为的邪恶势力;以及崇高和深远的势力,即古人相信星星的升起和落下对人类的影响。这一切事物都不能使我们与天主的爱隔绝。
保禄断言人所能够想到的可怕事情,都不能使我们与天主在耶稣基督内所彰显的爱隔绝。祂的爱是至高无上的!
实践:
有什么阻碍你体验天主的爱?今天的圣言如何增强你的信德?
金句:
那么,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 (罗 8:35)
更多反思
每 日 勤 于 翻 读 圣 经

( 若12:1-11)
萧永伦神父撰写
圣周星期一
今天的福音经文取自若望福音第十二章,述说耶稣拜访了玛尔大和玛利亚。路加福音在第10章中也有类似的故事。在这两个福音书中,我们都看到耶稣在拜访她们时,玛尔大扮演了服侍者的角色,而玛利亚则坐在耶稣脚下。
这回,玛利亚用珍贵的香液,敷抹耶稣的脚,并用头发擦干了脚。依斯加略犹达斯便说,为什么要在耶稣身上使用这种珍贵的香液,不如把它拿去卖賺点钱,施舍给穷人。耶稣回答说:“你们常有穷人和你们在一起;至于我,你们却不常有。”
耶稣的言论看起来似乎愤世嫉俗或漠不关心,这与耶稣在其他事件中,对被社会边缘化的人的关心不太符合。耶稣其实只是在陈述社会的一种实际情况。社会的差距待遇是如此地不可避免,以至犹太法律提出了定期重新分配资源的制度来应对这样的不等。我们也应该尽自己的力量,去消除社会中不平等现象。
我们所拥有的一切资源是天主赐予的恩宠。不只是金钱和土地,还有时间,才能,教育,才华等等–我们必须做的,就是好好地应用自己的恩宠惠及他人。我们对这些恩宠并没有拥有权,而只有管理权。我们需要认识到耶稣所陈述的背后事实,并恰当地回应。经济不应该是绝对存在的,它是人类的产物,它应该被用来更好地为大家的共同利益服务。
结构性的变化取决于人类的态度。那些资源拥有者必须接受自己有义务为那些没有资源的人服务,不是出于慷慨,而是出于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尽力而为,并努力将天主的价值观植入我们的经济体系。
实践:
我们常有穷人与我们在一起。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事实?
金句:
“你们常有这种穷人和你们在一起;至于我,你们却不常有。”(若12:8)
更多反思
节期反思页面

罗 9: 1-5 |
读经一反思要点
萧永伦神父撰写
常年期第卅周 星期五
保禄表达他对犹太人,他的以色列兄弟的关注。他因他们中许多人还没有接受耶稣基督而感到悲痛。如果他能为基督的缘故而说服他们,他愿意舍去自己最珍贵的宝藏,甚至与基督隔绝。
保禄意识到犹太人与天主有着特殊的关系,他祈求并希望他们能得到最好的。其中包括义子的名分、光荣、盟约、法律、礼仪,以及恩许,都是他们的,而他们也是圣祖的后裔。
经文充满以色列人是天主之子的概念。“当以色列尚在童年时,我就爱了他;从在埃及时,我就召叫他为我的儿子。” (欧11:1)这段引自欧瑟亚先知的声明温暖人心。此外以色列也与天主订立盟约。天主一次又一次地眷顾他们,并与他们建立了特殊的盟约关系。
以色列人以梅瑟律法为他们道德生活的基础,也有法律明文规定的宗教仪式。律法和献祭是他们光荣天主的两个主要方式。他们也有圣祖和先知树立的榜样,向他们宣讲,并不断提醒他们对天主所应尽的责任。
最重要的是,天主的受傅者,至高无上的基督以以色列的后裔的身份来到人间。保禄为拥有这些特权却不懂得珍惜的以色列人感到悲痛。
实践:
你如何感激天主为你所做的一切?
金句:
圣祖也是他们的,并且基督按血统说,也是从他们来的,他是在万有之上,世世代代应受赞美的天主!(罗9:5)
更多反思
每 日 勤 于 翻 读 圣 经

( 若13:21-33;36-38)
萧永伦神父撰写
圣周星期二
那是耶稣和门徒们在一起的最后晚餐,祂有许多的话要与门徒们分享。意识到那“时辰“已到,耶稣向他们表达了无限的关怀,说了很多爱深情切的训话,也为他们恳切的祈祷。整个晚餐过程中发生了很多事,门徒们却显然的不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门徒们感到困惑的部分原因,是他们以为自己晓得耶稣的事件应该会如何进展。他们肯定没有想到,耶稣即将离开他们,以及他们其中有一位亲密同伴将背叛耶稣。
当耶稣告诉祂心爱的门徒若望,从祂手中接过糆饼的犹达斯将会背叛祂时,若望一定非常惊愕。而犹达斯听到耶稣对他说:“你所要做的,你快去做吧!”时,犹达斯的内心,肯定感到极度的纷扰。福音里说,在犹达斯出去时,黑夜来到。
之后,当听到耶稣说,祂所去的地方,门徒们如今不能跟祂去的时候,伯多禄非常的激动。伯多禄回答耶稣说,他要为耶稣捨掉性命!然而,耶稣却预言,伯多禄将三次不认祂。伯多禄被挑战放下他的过度自信,但他或许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过度,或不愿意放下。
无论如何,耶稣允许了犹达斯的背叛和伯多禄的否认。祂没有揭发他们或与他们起冲突。耶稣毫无条件的接受了真正的他们,以及他们所要做的。耶稣尊重他们的自由,即使到了最后一刻,还是爱着他们。
实践:
你有过在任何时候或情况下,背叛或者否认耶稣吗?你当时的感受如何?
金句:
我所去的地方,你如今不能跟我去,但后来却要跟我去。(若13:36)
更多反思
节期反思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