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21:20-25)
萧永伦神父撰写
复活期第七周 星期六
伯多禄受委派承担牧灵的使命,也受告诫履行这项使命将面临挑战和风险。伯多禄接受委任,但他也对另一位门徒的未来感到好奇,并问:“主, 他怎样?”
耶稣并没有满足他的好奇心,而是邀请他进入奥迹和信任。耶稣回答说:“如果要他存留直到我来,与你何干?你只管跟随我。”
耶稣说那位门徒有他自己的圣召和旅程,就像伯多禄也有自己的圣召一样。他只需要为自己所要走的旅程负责,信赖天主的旨意步向未来。主暗示了他的未来,最后将面对“别人要给你束上腰,带你往你不愿意去的地方去。”
我们也常以他人的生活来对照自己的境遇。觉得别人所得到的比自己更多或更好时,就会感到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我们不愿得到比别人更低的评价和回报。
我们该信赖天主所赐予的一切,而不去查看天主赐予了其他人什么。与其同他人比较,不如专注于自己与天主的关系吗!与其推测其他人拥有什么或遭遇什么,不如真诚地度自己的生活,专注成为基督的忠实门徒!
在若望福音中,那位匿名的门徒指的是若望宗徒,也指正在阅读此经文的读者 – 你和我。愿我们都成为耶稣钟爱的门徒。你和我今后会怎样呢?
实践:
天主赋予你的使命是什么?你是否已准备好接受跟随祂并接受任何的后果?
金句:
“如果要他存留直到我来,与你何干?你只管跟随我。”(若21:22)
更多反思
节期反思页面

(宗2:1-11;迦 5:16-25;若15:26-27;16:12-15)
萧永伦神父撰写
乙年 圣神降临主日
五旬节,又称七七节,原初是指犹太人的收成庆节。那是结初果后第五十天所举行的农业庆节。此庆节中,农民表达他们对天主根本的信赖,感谢祂的照顾,供应了雨水和阳光,以至收成。
在若望福音中,我们听到耶稣应许了圣神,就是真理之神,以及门徒将因圣神的德能,作祂的见证人。正如宗徒大事录所描述的那样,这应许实现了——天主圣神在五旬节那天降临。那日门徒们聚集一处向天主祈祷,天主给他们赐下合一与成长的圣神,为使教会收获丰富的新庄稼。
圣神完成了天主创造的工程,为祂的爰作了终极的表达。圣神把早期的教会带出犹太人的区域,降福他们的福传事业,收割天主恩惠的丰厚产物。
我们今天庆祝圣神降临节,不是为了纪念历史。而是在庆祝一个现实,既是圣神在我们内运作,使我们接受祂所显示的耶稣的真理。耶稣对我们讲了许多真道。其中有那些真理我们觉得难以理解和接受?比如以下几点:
如何远离罪恶,信从福音?为什么要原谅七十个七次?为何神贫、温良和怜悯的人是有福的?如何在我们最小的兄弟身上看到祂?怎样履行爱人的诫命,就像耶稣爱了我们一样?我们是否真有能力驱逐谎言和欺骗的邪神,并为他人带来宽恕和治愈?
当我们对耶稣所教导的真理缺乏理解而难以接受时,我们必须祈求圣神的帮助,这样才能真正了解,成为祂的门徒,实践祂的教导。
保禄写给迦拉达的书信提醒我们,放纵自己与活出圣神的生命是对立的。圣神带来爱德、喜乐、平安、忍耐、仁慈、良善、忠信、柔和和节制。这些标记显示我们是否在圣神内生活。
我所缺乏的一个圣神果实是忍耐,及伴随着的柔和。有一次我在一个收银台前排队等待付账,发觉被困在一条几乎不动的人龙,于是决定换到另一排队伍,结果却发现那一处更慢。我对自己和收银员感到懊恼,一再责备自己真笨,(间接地抱怨收银员手脚太慢。)
我与人相处缺乏耐心,从我有时说话变得不礼貌和苛刻可以看出,这就是我缺乏柔和的时刻。我祈求圣神赐给我智慧和理解,好使我选择更为专注地聆听,更富有同情心地体谅他人的需要和感受,以及用更清晰和礼貌的方式表达自己。
如果我们不向圣神敞开心扉,我们就不能结出圣神的果实,我们的心也很可能仍然是自我中心、愤怒和不喜乐的。
圣神已经赐给我们了。我们现在应该祈求的是,能够对圣神在我们内的运作更加开放。
实践:
耶稣教导你的哪些真理,是你需要圣神引导的,使你进入一切真理?
金句:
若16:13 当那一位真理之神来时,他要把你们引入一切真理。
更多反思
节期反思页面

(谷10:17-27)
萧永伦神父撰写
常年期第八周 星期一
有一个人在耶稣面前跪下,诚恳地问:“善师,为承受永生,我该作什么?”这个人很富有,但是他仍然觉得自己的生活有所不足。他来寻找答案,寻求更大的人生意义和目标--永生。
此外他从小就忠于遵守诫命,但这并没有使他的生活圆满。他想知道他还必须做些什么。耶稣给了他两个建议:一、变卖他所有的一切,施舍给穷人。 二、跟随祂。尽管他来时心怀善意,但听了耶稣的话,他却面带愁容,忧郁地走了。
耶稣给那个人的信息,似乎非常苛刻。但是我们不应该忽略经文中的这个陈述:“耶稣定睛看他,就喜爱他。”这表明耶稣是出于对他的爱而给予忠告。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耶稣的话:“我感到你真诚地渴望超越现况。那就听我说吧。我建议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方法:就是突破你的现状,下定决心改变你的生活方式。”
这个人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改变。这并不意味他生活堕落,而只是表示他无法向前迈进。他离开后,耶稣对宗徒们说:“骆驼穿过针孔,比富有的人进天主的国还容易。”
这对宗徒们来说是一个难懂的信息,他们互相喃喃道:“这样,谁还能得救?”他们疑惑,因为不明白耶稣的信息是关于“我们必须为别人而生活”。这意味着虽然我们常认为自己已经做了很多,但是其实我们还需要也能夠为别人做得更多。耶稣说:“在人不可能,在天主却不然,因为在天主,一切都是可能的。”
实践:
你如何努力地成为他人所需要的人,而不专注地在物质上取得成功?
金句:
耶稣定睛看他,就喜爱他,对他说:“你还缺少一样。” (谷10:21)
更多反思
节期反思页面

(谷10:28-31)
萧永伦神父撰写
常年期第八周 星期二
第一批门徒舍下他们的渔船、渔网和家庭,跟随了耶稣。相比之下,在昨天的福音中,那位富有的年轻人觉得接受耶稣的邀请成为门徒,有着极大的挑战,而难以遵循,因此“忧郁地走了,因为他有许多产业”。随后,耶稣评论有钱人进天主的国是多么难。
伯多禄问主说:“看,我们舍弃了一切,而跟随了你。”换句话说,“我们会得到什么回报?”耶稣向门徒解释说,他们已经放弃了物质财富,甚至放弃了他们的家庭,他们将获得另一种全新且截然不同的团体作为回报--一个着重于实现天主旨意的团体。
做门徒不只是为特殊的群体,如神父或修会会士等。每一位追求完美,不迷恋于世俗的事物,且不依附任何人或财物者,都能成为更好的门徒。
当我们不再迷恋于世俗的事物时,我们就可以让基督充满自己。若我们的生活中有基督,就能获得自由、平安、喜乐与和解。正如耶稣在今天的福音中所应许的一样,我们将获得永生。
实践:
你有怎样的经历呢?当你不再对世俗的事物迷恋时,你从天主那里得到了什么?
金句:
没有不在今时就得百倍的房屋、兄弟、姊妹、母亲、儿女、田地──连迫害也在内,并在来世获得永生的。(谷10:30)
更多反思
节期反思页面

(谷10:32-45)
萧永伦神父撰写
常年期第八周 星期三
耶稣警告祂的门徒们,迷恋世俗事物、依附任何人或财富者,进天主的国是多么的难;舍弃这一切者,却将获得百倍的赏报,获得永生。之后,在和门徒们上耶路撒冷的路上,耶稣预言祂即将要面对反对祂的人,被迫害至死。
在这般的背景下,雅各伯和若望竟然向耶稣提出一个请求:“赐我们在你的光荣中,一个坐在你右边,一个坐在你左边。” 他们俩或许以为比其他的门徒们更有资格坐上所请求的高位。耶稣给了他们挑战性的回应: “ 你们不知道你们所求的是什么。” 也给了他们一个省思的问题: “你们能饮我饮的爵吗?”
其他的门徒们得知两个门徒的请求后,感到恼怒。耶稣注意到门徒间的情绪骚动和不快,便叫门徒们一起过来,坚决的纠正道:“谁若愿意在你们中间成为大的,就当作你们的仆役;谁若愿意在你们中间为首,就当作众人的奴仆。”
人们有时候会有幼稚的想法,以为基督徒之间不会有嫉妒、竞争和对抗。当他们发现到这些行为发生在基督徒之间时,感到惊骇反感。事实上,这样的事并不少见。明白耶稣的教导是一回事,努力去实践祂的教导却是个极大的挑战。这是可以理解的,显示了人们非常推崇基督宗教的创始人耶稣,因而对基督徒的生活表现持有很高的要求。
让我们不要因基督徒的失败而感到灰心和失望。反而要谦虚的承认我们的软弱,尽力彼此扶持,以耶稣作为模范,去活出祂的训诲。
实践:
你在教会团体中有经验过竞争和对抗吗?耶稣的话如何让你坚持遵循祂的道路呢?
金句:
“谁若愿意在你们中间成为大的,就当作你们的僕役;谁若愿意在你们中间为首,就当作众人的奴僕。”(谷10:43-44)
更多反思
节期反思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