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 22:1 - 19
萧永伦神父撰写
常年期第十三周 星期四
本段经文讲述有关天主指示亚巴郎在一座指定的山上,将儿子依撒格献为全燔祭。许多人对这个故事的意义发表了评论,认为这是一种来自天主的考验,而人应该毫无保留地顺服,即使祂的要求看起来似乎是荒谬的。他们进一步地将亚巴郎献祭儿子依撒格及天父在十字架上献上祂的圣子做比较,并声称前者是后者的预兆。这样的解释是因为他们对圣经的写作风格和对天主的本性有不正确的概念。
这些诠释者从字面上去理解,假设天主确实向亚巴郎显现并同他说话,及亚巴郎明确无误地接受了献祭儿子的命令。如果我们清楚了解创世记的写作风格,就会知道它不是历史报导而是在讲故事,那么我们就能够了解它是以拟人化的方式来描述有关天主的经历。就如我们前面有关三位访客的叙述中所看到的一样。此外,天主指示亚巴郎祭献自己的儿子,而后又有天使出现来阻止,这都只是一种讲故事的方式。
以神学的角度来看,天主是否真的会要求任何人以牺牲他的孩子来取悦祂?即使这只是一个考验?当然不可能。所以,如果亚巴郎真的听到天主所说的话,他应该直接回应:“你显然不是天主,别来打扰我。”然而亚巴郎却像一些古人一样,认为他们可以用牺牲宝贵的事物来赢得天主的青睐。其实他误会了天主的本质。我们怎么知道他错了?因为从耶稣那里,我们了解到天主是慈爱和关怀的天父,而不是一个苛求的主。
有人说天主就如亚巴郎牺牲儿子相似,愿意圣子去送死;祂派遣自己的儿子到世上,要他服从至死来抵消人类叛逆的罪。这是一个很严重的误解。事实是,天主“如此爱世人”,以至赐下自己的独生子来到世上,用意和目的是让人类体验祂无条件的爱。耶稣爱的至高表现就是为朋友而舍弃自己的性命。死亡是祂爱人的结果,而不是目的。
实践:
我们是否有时候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天主,并期望天主附和同样的思想和行为?
金句:
“地上万民要因你的后裔蒙受祝福,因为你听从了我的话。”
(创22:18)
更多反思
每 日 勤 于 翻 读 圣 经

创 23: 1-4,19,24:1-8,63-67
萧永伦神父撰写
常年期第十三周 星期五
撒辣死后,亚巴郎为她举哀哭悼,并设法在客纳罕地购买产业,埋葬她。亚巴郎是以移民的身份设法购买被赫特人占领的土地。所幸当时他已经在他们中间建立了一个犹如伟大王子的名声。
亚巴郎和厄斐龙之间的洽谈看起来彬彬有礼。这是当时典型的讨价还价方式。厄斐龙慷慨地表示愿意将地免费赠送给亚巴郎,但后者坚持付钱。 厄斐龙礼貌地给个价钱,但说实际上这是不重要的。亚巴郎付了四百协刻耳银钱的高价。两人在谈判过程中都清楚知道这事的来龙去脉。如果亚巴郎接受这块地为免费,就会使厄斐龙蒙羞,而厄斐龙也必定会撤销他的提议。
这收购的成功意义重大,因为它让他的家庭有土地的拥有权,这对到该地区的外来居民是不容易的。更重要的是,亚巴郎相信天主的承诺,总有一天他必会继承这里的大片土地。
亚巴郎委派他的老仆人护送依撒格回家乡并为他物色终身伴侣。就像许多希伯来人一样,亚巴郎竭力维护种族和宗教的纯净。当仆人走近小镇时,他在镇外的井边跪下祈祷,并要求一个征兆,以让他为依撒格选择合适的女人。他和主人一样,是个有信仰的人,真诚且努力地寻求并遵行天主的旨意。
这个旅程成功的达到目的。黎贝加许配给了依撒格,他们成为一对恩爱夫妻。依撒格早前失去母亲,也因而从中得到了安慰。
实践:
天主怎样以物质和精神财富降福你,你如何回应祂?
金句:
“依撒格便领黎贝加进入自己母亲撒辣的帐幕,娶了她为妻,很是爱她。”(创24:67)
更多反思
每 日 勤 于 翻 读 圣 经

创 27:1-5; 15-29
萧永伦神父撰写
常年期第十三周 星期六
(有关圣宗徒庆日的反思,请参阅其他信息来源)
这段经文讲述了一个有关兄弟之间的斗争、父母对孩子的偏爱、以及欺骗和背叛等错综复杂的故事。我们读母亲黎贝加因偏袒小儿子雅各伯,而挑起双胞胎兄弟之间的激烈斗争。大儿子厄撒乌,是个浑身是毛的猎手,根据习俗,他本应继承父亲的权威及大部分的产业。黎贝加却与雅各伯密谋,给他穿上羊皮,来蒙骗失明的老人家,以窃取依撒格的祝福。
年迈的依撒格感觉有些不对劲,因为那是雅各伯的声音,但他確实浑身是毛。在困惑中,他仍然把大儿子的祝福给了雅各伯。当这件事被揭穿时,已无法挽回。依撒格已经立了雅各伯作所有人和事物的主人。雅各伯要成为“以色列”,成为后代子孙的先祖。(但两兄弟间的仇恨也因此产生了!)
高寿、权威、丰富的物质财富、后代子孙的延续,以及与天主的特殊情谊等祝福,在以色列历史中,被认为是持续的恩宠。雅各伯的后裔在讲述雅各伯的故事时,清楚地描述天主的祝福如何从亚巴郎传承给依撒格,然后又传承给雅各伯。
以我们对公平的敏感度,会觉得天主在这件事上并不公正,因为祂竟然允许人用欺骗来夺取属于别人应得的祝福。但讲故事的人也竭力说明天主愿意在人类的行动抉择范围内运作,无论他们是良善还是狡猾的。这就是天主的奇妙奥秘,祂即仁慈又宽容,允许不义的人也能分享祂的神圣力量和权威。
对这奥秘的适当回应就是信任。我们对天主真诚的信赖,深信祂会允许事情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发生。我们从各方面领受了天主的祝福,也应该通过祈祷和善行,以天主的良善去祝福别人。我们是好人与坏人的混合体。天主的奥秘是,尽管我们有缺点,祂还是拣选了我们,去与他人分享祝福的恩宠。
实践:
你感激天主所赐予你的种种祝福吗?你如何与周围的人分享祂的祝福?
金句:
创27:28 愿天主赐与你天上的甘露,土地的肥沃,五谷美酒的丰裕。
更多反思
每 日 勤 于 翻 读 圣 经

则2:2-5;格后12:7-10;谷6:1-6
萧永伦神父撰写
乙年 常年期第14主日
耶稣自己的乡民对祂的教导感到惊讶,无不被祂的智慧所震慑,却因知晓祂的出生背景而忽视了祂,以致祂不能向他们讲论天国的事。他们不相信耶稣,使祂的传教范围受限。祂对他们的不信感到诧异,不得不接受乡民的偏见所带来的限制。所以,祂转而去到其他的村庄。
保禄对自己的传教工作充满热忱。然而,他承认“免得我过于高举自己,(主)给了我一根刺。”人们对这根“刺”有不同的解释。我认为它指的是保禄的眼疾问题——他在去大马士革的路上失明后,其实没有完全康复,一直在承受这个痛苦。
耶稣和保禄都必须忍受肉体上、心理上和精神上的痛苦,包括仇人的对抗和迫害。保禄在今天的读经二中说他知道自己的局限。然而他承认他的软弱有正面的意义。包括两方面:
1. 这提醒他要实事求是并真实看待自己。
2. 天主的恩宠透过他的软弱运作。“我的恩宠为你够了;我的德能在软弱中才全显出来…因为我几时软弱,正是我有能力的时候。”
我们也无需先要求自己完美,才来做一个好基督徒,做天主的事工。我们必须学会接受自己的脆弱。比如你在家照顾年迈的家长时没能柔顺应对。但不要气馁。认识到你在尽力了,並要学会更有耐心。
另一个例子:你尽了最大的努力按天主教的信仰来教育你的孩子,他们来到青少年时期却不愿意去教堂祟拜,抱怨弥撒无聊,並质疑教会的一些教义。不要责怪自己或别人。继续关心他们吧。天主自会在祂的时间里把他们带回教会。
别要求别人完美。孩子们的表现可能不尽人意,学习也欠佳。过高的期望只会增加他们的压力,使他们感到非常不开心。接受现实,但这并不意味着什么都不做。尽你最大的努力,剩下的就让天主来安排。
实践:
我需要接受哪些脆弱的地方?天主的德能如何从中显示出来?
金句:
格后12:9 有我的恩宠为你够了;因为我的德能在软弱中才全显出来。
更多反思
每 日 勤 于 翻 读 圣 经

创 28:10 - 22
萧永伦神父撰写
常年期第十四周 星期一
雅各伯开始长途跋涉到他的亲戚那里去寻找一位合适的妻子。他将在多年后才会回来。在去哈兰的路上,在路次的附近,雅各伯梦见了一个梯子(通常称为“雅各伯的梯子”),天使在梯子上,上去下来。他听到了天主的声音,天主向他重复了许多祝福,更新了天主与亚巴郎和依撒格所立的盟约。
雅各伯醒来时,非常惊叹。他立了一座纪念碑,并给那地方起名叫贝特耳。然后他发了一个有条件的誓言:“若是天主与我同在,在我所走的路上护佑我,赐我丰衣足食,使我平安回到父家,上主实在当是我的天主。”雅各伯代表他的支派发言。他似乎要对天主承诺之前,先要求天主实现赐予他的祝福。
梯子代表天主与人之间的联系。它代表他祖先的天主渴望与他和自己的后裔建立亲密的关系,而他就是实现这联系、对话和关系的代表人物。在这里,天主表明这联系是祂主动建立的。
若望福音 1:51 提及了这一事件,并提到天主的天使在人子身上,上去下来。这是强调天地之间的联系以基督为中介,因为祂是化身成人的天主。
实践:
雅各伯似乎要求天主在他实现自己的承诺之前,先赐予他祝福。你对这种态度有什么看法?
金句:
“他作了一梦:见一个梯子直立在地上,梯顶与天相接。”(创 28:12)
更多反思
每 日 勤 于 翻 读 圣 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