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 9:1-7; 弟2:11-14;路 2:11-14
圣言反思要点
萧永伦神父撰写
圣诞前夕子时
一个有学习障碍的孩子出身富裕,住在一栋大房屋里。有一年,温柔善良的他参与了堂区的圣诞剧演出。由于他是一个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排戏的教理老师给了他一个简单的角色——客栈老板,只需要说一句“这里没有房间。这里没有房间”这个台词。在圣诞剧演出的那夜,到了指定階段,他记起住了台词,脱口而说:“这里没有房间…”但接着下来,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偏离剧本,打自内心脱口而出:“这里没有空间,但…但是我爸爸有一个大房子。你可以来我家。”
客栈没有上主的地方。但是在你家和心里有没有留一个地方给上主呢?这些年来,我到访了不少天主教徒的住家,我看到各种各样的装饰,一些家庭却没有天主教祭台,基督临在的标志。虽然其他一些天主教家庭有大祭台和大雕像,但他们心中有天主吗?可能有些有,有些没有。
谁的心没有空间留给天主?因为别的东西占据了他们的心:
1) 世俗的欲望、贪婪和自私;或
2) 恶念、仇恨、埋怨;或
3)忧虑和焦燥。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心就无法接受天主。保禄写信给弟铎告诉他要放下世俗,意味着摒弃那种专注于物质和世俗事物的态度。我们是否准备好在这个圣诞节期放弃对世俗的执着?
当我们拒绝穷人和有需者,就间接地拒绝了天主。耶稣告诉我们:“你们对我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然而有时候我们并不听从祂的信息。一个富裕人家请我祝圣房子,屋主有好些闲置的房间,有学习用的,甚至有一间麻将房,但女佣的卧室却是储藏室辟成的。那是对待天主儿女的正确方式吗?
福音说玛利亚用襁褓包裹耶稣,把他放在马槽里。马槽其实是一个温暖舒适的地方。因此,马槽的主人好心地给了若瑟和玛利亚这地方。由于他们的资源有限,他们与圣家分享了最为适当的空间。对我们来说,我们也可以与有需要的人分享我们所拥有的,无论大小,来表达我们的友善和慷慨!
在我们的堂区,教理老师们在将临期和圣诞期间组织了 Project G.O.D.为使我们的中三年级青少年多加关注有需者和被边缘化的人,教导他们对这群人士的情况感同身受。值得高兴的是,今年他们选择了圣文生善会作为受益组织。
你应在自己的心里腾出空间,让基督进来。当基督与你同在时,你就能将祂和祂的喜乐与平安带给你周围的人。有如显现给牧羊人的天使,你可以宣告:“我给你们报告一个为全民族的大喜讯。”
实践:
你如何在心中腾出空间,来欢迎临在穷人和有需者中的耶稣?
金句:
今天在达味城中,为你们诞生了一位救世者,祂是主默西亚。(路2:11)
更多反思
每 日 勤 于 翻 读 圣 经

宗4:13-21 |
圣言反思要点
萧永伦神父撰写
复活节八日庆 星期六
在全体公议会成员审判伯多禄和若望期间,控诉者对这两位宗徒的信心感到惊讶,因为他们没有在拉比学校接受过培训,在公认的宗教界也没有什么地位。在判官眼中,他们都是不合格的人。
犹太的宗教领袖不能否认在众目睽睽下所发生的超凡治愈,但他们却拒绝认同这件事。他们无奈地威胁宗徒,警告他们绝对不可再因耶稣的名发言施教。
伯多禄和若望却勇敢地回应说,他们不能保证不再宣扬他们所见所闻的事。他们坚信自己所说的是真理,并且不会停止传杨福音。伯多禄直接对判官说:“听从你们而不听从天主,在天主前是否合理,你们评断罢。”很明显地,他们的能力和信心的泉源,是他们对耶稣和祂的信息的信任和厚爱。
实践:
你如何坚持真理和良善?
金句:
“因为我们不得不说我们所见所闻的事。”(宗4:20)
更多反思
每 日 勤 于 翻 读 圣 经

依 52:7-10; 希 1:1-6; 若 1:1-18
圣言反思要点
萧永伦神父撰写
圣诞节
语言显示一个人的本尊。当一个妈妈看到她的孩子闷闷不乐时,她会告诉他,“跟我说话”。她是在邀请孩子分享他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如果孩子不说话,他仍然是孤独的。言语是我们向他人敞开心扉的方式。
圣言起初与天主同在,圣言就是天主。天主的自我启示是祂神性的一个基本特质。天主具有互通关系的本质,祂向祂的受造物展示祂自己。天主以多种方式对我们说话。在祂指定的时刻,祂通过祂的儿子耶稣对我们说话。耶稣是天主的圣言,是天主向我们传达祂的爱和生命的方式。祂直接而清楚地对我们说话,使我们不会错失祂爱的信息。
圣言成了血肉,住在我们中间。圣言以一个形体出现。耶稣通过祂的存在、活动与语言,向人类完全启示了天主。看到和听到祂就是看到和听到天主。 耶稣是天主最完整的自我启示。可以说祂就是圣事,是看不见的天主的可见生活标记。
耶稣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超人,也不是皇宫里诞生的王子。祂选择由圣母玛利亚诞生,作个婴孩躺在马槽里。 当我们看到婴孩耶稣时,我们立即感受到天主对人类的爱。 祂是那么温柔可爱,平易近人。 这是天主邀请我们亲近祂的方式。
当耶稣开始公开传教时,祂并没有改变祂谦卑的方式。 祂与穷人、卑微的人、税吏和罪人为伍。 祂用比喻,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宣道,引人入胜,激发人心。 祂触摸了残疾人和麻风病人伤痛疾苦的身体,也触动了受伤灵魂的心,比如井边的撒玛黎雅妇人和通奸时被捉的女人。 祂的临在是给人类的礼物,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礼物。
从耶稣的满盈中,我们沉浸在祂的恩宠内不断得到恩宠。 当我们接受耶稣时,我们就体验到天主的丰盛,从一种不会递减的圆满生命中汲取恩宠。恩宠总是更多。恩宠是天主无限之爱的自由流动,与人的局限形成鲜明对比。
我们在弥撒中以饼酒的形式庆祝祂的临在。通过祂的圣体和圣血的滋养体验祂有形的存在。也通过阅读并聆听圣经体验耶稣。祂是圣言成为血肉,临在我们中间。我们听到、看到、触摸并接受祂。
因为耶稣住在我内,我可以让近人体验耶稣。 我可以成为一名传教的门徒,让遇到我的人遇到耶稣。将祂的怜悯、恩宠、仁爱、希望、治愈和自由带给他们。
因为我肖似耶稣,在言行中向别人显示耶稣。
实践:
你如何在生活中体验耶稣?你如何以自己的言行把耶稣显示给人?
金句:
若 1:14 圣言成了血肉,寄居在我们中间。
更多反思
每 日 勤 于 翻 读 圣 经

宗5:12-16;默1:9-13,17-19; 若20:19-31 |
圣言反思要点
萧永伦神父撰写
复活期第二主日,神圣慈悲主日(丙年)
主耶稣基督为我们受苦,为我们死在十字架上。祂的肋膀被刺透,流出了血和水。这成为基督怜悯和慈爱对待世人的象征,是祂神圣慈悲的标记。这同一位主耶稣已经复活,向宗徒们显现。祂给宗徒们赐下圣神,使他们成为新造的人。他们从复活的主那里得到了成全的爱与平安。
现在,宗徒们被派遣去给人们治愈和赦罪。“你们赦免谁的罪,就给谁赦免;你们存留谁的,就给谁存留。”总的说来,耶稣赏给宗徒们平安、圣神和宽赦的恩赐。我们这些现在聆听的人,也获得同样的恩赐,并受遣去宽恕人。
当你被所爱的人背叛或在工作中受伤害时,你所受的痛苦可能会让你把持自己的积怨而不肯释怀。但你越是紧抓住它,就越痛苦,也没平安。事实上,咀嚼过去的伤痛会让你陷入怨恨的幽谷,而这些怨恨反过来使你在生活中对他人心怀敌意和不信任。你会倾向于批判和指责他人。
主耶稣要求我们宽恕别人七十个七次(玛18:22)。祂也训诲我们在祈祷时,若在心中对任何人怀有敌意,应该先放下献礼与人修和,这样我们才能与天主保持一个正确的关系!哥罗森书3:13说:“如果有人对某人有什么怨恨的事,要彼此担待,互相宽恕;就如主怎样宽恕了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宽恕人。”是的,我们自己已得到天主的宽恕。祂没有把我们联同罪恶捆绑在一起。他说,那些人的许多罪得了赦免,因为他们爱得多(路7:47)。
有些人无法与天主和好。无论他们告解多少次,也为自己的罪作了补赎之后,仍然觉得自己没被宽赦。他们的罪,如离婚、堕胎或通奸,似乎是天主所不能饶恕的。他们每天继续背负着自己的罪恶感,在天主内感到羞愧和内疚。
虽然所有的罪都是邪恶的,但我们知道天主已赐下足够的恩典为克服罪恶。有一种误解,以为罪人必须受惩罚才能得到宽恕。但事实上基督已经亲自承担了人类的罪罚,这恩典已经足够。我们被释放了。
宽恕是天主的恩赐。祂宽恕了我们。我们需要的是接受祂的宽恕。你曾犯的罪可能会持续带来一些影响。但你需要的不是更多的宽恕,而是治愈,并积极的作出改变,修复过去的罪所带来的伤害。
其中一个积极的步骤就是放下你的怨恨,别再把你憎恨或鄙视的人和他过去的错误串联在一起。在天主的恩典下,你可以原谅他并将他放下。这么一来,你自己也从苦涩和困厄中解脱出来,也获得治愈与平安。
今天我们庆祝神圣慈悲主日。让我们相信天主的慈悲。“因祂的至悲惨苦难,求祢垂怜我们及普世。”
实践:
你是否意识到你可以将主的宽赦权能分施给你周围的人?
金句:
若20:23 领受圣神罢!你们赦免谁的罪,就给谁赦免。
更多反思
每 日 勤 于 翻 读 圣 经

宗 6:8-10; 7:54-59
圣言反思要点
萧永伦神父撰写
圣斯德望
有些人对这位殉道者斯德望的庆日紧接在普世欢腾的耶稣诞生庆典之后,而感到惊讶。 然而,在圣诞节后庆祝教会的第一位殉道者的庆节,其实是很恰当,因为圣人为他的主和他所相信的福音献出了他的生命。
宗徒大事录第 6 章解释说,在宗徒时代,教会忽视了一些讲希腊语寡妇的实际需要,因此十二宗徒决定委任七名执事来负责这项照顾她们的工作。斯德望是最早受委任的执事之一。
他是一个皈依基督的犹太人。 他充满了来自天上的智慧,他向他的听众详细介绍了以色列的历史,并简要介绍天主赐予他选民的祝福。他说明耶稣的到来已成全梅瑟的律法,而不是要废除它。 他大量地引用希伯来的经文来证明他的观点。
他的话语却冒犯了犹太人和他们的掌权者。众人把他拉出城外,要用石头把他砸死。当他们用石头砸斯德望的时候,他祈求说:“主耶稣!接我的灵魂去罢!”遂屈膝跪下,大声呼喊说:“主,不要向他们算这罪债!”这些祈祷与耶稣在十字架上所讲的话相呼应。它们显示了他的基督徒品格,看出他常默想耶稣,並尽力活出他的精神。 他在世和临死的时候,都是基督的见证人。
他的殉道方式印证了玛窦福音中所说的:“你们要为我的缘故,被带到总督和君王前,对他们和外邦人作证。当人把你们交出时,你们不要思虑:怎么说,或说什么,因为在那时刻,自会赐给你们应说什么。因为说话的不是你们,而是你们父的圣神在你们内说话。”
实践:
你如何珍惜基督? 你如何默想他的话和效法他的生活方式?
金句:
“斯德望充满恩宠和德能行为。”(宗 6:8)
更多反思
每 日 勤 于 翻 读 圣 经
Image Sourc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le:Luis_de_Morales_-_St_Stephen.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