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列下 24: 8-17
圣言反思要点
萧永伦神父撰写
常年期 第十二周 星期四
(圣若翰诞辰读经反思请参阅其它资料)
犹大王约雅金臣服了巴比伦三年,不明智地背叛了他。结果带来了一连串的入侵和破坏的浪潮。这些事件被诠释为天主对犹大领导人和人民的罪恶的惩罚。 (参见今天读经之前的经文)。
耶苛尼雅王的父亲去世后,18岁的他登极了三个月。他行了上主视为恶的事,全像他父亲所行的一样。耶路撒冷再次被巴比伦军队包围。巴比伦王拿步高亲自到来,占领了这座城市,并俘虏了国王。耶苛尼雅王、他的母亲和他的整个宫廷要员都被巴比伦王流放了。
耶苛尼雅王被囚禁 37 年。圣殿和王宫中的宝物都被抢去。许多官绅和勇士,以及工匠和铁匠也被流放。只留下了地方上最穷苦的平民。被掳走的总共有数千人。
耶苛尼雅的王位则由他的叔叔玛塔尼雅取代,并改名为漆德克雅,意思是“上主是我的正义”。最近有些诠释圣经的学者认为,这名字表示打击耶路撒冷和耶苛尼雅的行动是正义的,其中巴比伦国王的入侵只是天主行使正义的工具。
我们从其他资料了解有许多被掳走的人最终适应并融入了新的环境,且逐渐将流放之地视为自己和他们子孙的家园。然而,也有许多人仍然怀念犹大,多年后,他们凭藉天主的恩典回到了耶路撒冷。
实践:
在你艰难的生活中,你如何看到天主的临在?
金句:
“他行了上主视为恶的事,全像他父亲所行的一样。那时,巴比伦王拿步高的臣仆前来围攻耶路撒冷。”(列下 24:9-10)
更多反思
每 日 勤 于 翻 读 圣 经

列下 25:1-12
圣言反思要点
萧永伦神父撰写
常年期 第十二周 星期五
玛塔尼雅,改名为漆德克雅,被巴比伦王拿步高封为犹大的附庸王。他行了上主视为恶的事,就像约雅金所行的一样。在政治上,他也背叛巴比伦王。于是巴比伦王第二次派他的军队去征服犹大所有设防的城市,包括耶路撒冷,除了拉基士和阿则卡。
漆德克雅试图逃跑,但却被捕。他的两个儿子在他面前被杀,他失明并被流放到巴比伦。然后,巴比伦王拿步高的大臣的卫队长乃步匝辣当控制了耶路撒冷。他烧毁了圣殿、宫殿和城中的一切高大建筑,城墙也被拆毁。
幸存下来和最后一批工匠都被流放了。只留下当地一部分最穷的平民作园丁和农夫。他们成了遗民,并继续将达味城延伸至未来。
圣经作者将此类灾难解释为天主对人民及其领袖的罪孽的惩罚。实际上,天主不会像人类那样易怒和充满报复心。但是,我们知道人必然会从他们的所作所为中自食其果。
战争是骄傲、贪婪、野心、偏见和不信任的结果。人的罪孽给人们带来了苦难。
实践:
当战争发生时,你如何诠释它?人怎样才能归向主的道路呢?
金句:
没有特选的金句
更多反思
每 日 勤 于 翻 读 圣 经

哀 2:2, 10-14, 18-19
圣言反思要点
萧永伦神父撰写
常年期 第十二周 星期六
《哀歌》包含五首关于耶路撒冷被焚毁的哀悼诗歌。今天的读经论及上主对耶路撒冷发怒。在这段经文中,作者描述君王、司祭、先知、长老和人民的悲惨命运。他提醒他们那些假先知如何说谎,并敦促他们在天主面前为耶路撒冷的下场哀悼。
这段经文反映耶路撒冷人民遭受可怕的攻击时的悲痛和苦难。城市中的建筑物都被拆毁。君王和家人遭受屈辱并被流放。城里的人,头上撒上灰土,腰间束着麻衣,默然不语地坐在地上,痛苦不堪。妇女都俯首至地,她们的幼童乳儿饥饿至死。
先知严厉地批判当时那些虚假欺诈的众先知。他们没有意识到人民受苦的真正原因——“他们从未揭露你的罪恶,以挽回你的命运。”但文中也出现了鼓励耶路撒冷的话语。人们该为他们目前的苦难和其原由而哭泣。而补救办法是向天主祈求。 “像倾水似的,向上主倾诉你心。”他们该举起双手恳求,特别为孩子们的性命,因为父母错误的行为使他们成了受害者。
今天,战争和冲突频频发生在世界各地,而造成很多的难民和饥饿的儿童。导致的原因还是一样:即领袖和人民的罪孽,包括贪、腐败和不公义的罪孽。我们耳边已鸣起了召唤我们悔改的劝言。
实践:
你是否有勇气警告犯错的人?
金句:
“你的众先知有关你的神视,尽是虚幻欺诈;他们从未揭露你的罪恶”(哀2:14)
更多反思
每 日 勤 于 翻 读 圣 经

列上 19:16,19-21; 迦 5:1, 13-18; 路 9:51-62
圣言反思要点
萧永伦神父撰写
常年期第13主日(丙年)
耶稣说:“跟随我。”跟随祂是什么意思?这意味着成为祂的门徒。就是向祂学习,模仿祂,像祂那样生活。这不仅是获取知识或学习一些技能;这是在学习一种生活方式。
圣保禄在给迦拉达人的书信中说,基督的门徒不会被罪恶所奴役,不会自我放纵。相反的,他们受到圣神的引导,并以真正的自由履行爱的法律。
对于耶稣的精神,最初的几个门徒还没有学得。当他们进入撒玛黎雅人的一个村庄时,人们并不欢迎他们。他们被拒绝是因为他们要去耶路撒冷,这表明他们与撒玛黎雅人“不是一路人”。雅各伯和若望的反应是想叫火自天降下,烧毁他们。这拒绝引发了报复性的想法。耶稣责备他们,因为他们既没有表现出天主的爱,也没有表现出对近人的爱。他们冲动地想将简单的拒绝升级至一种灾难性的报复。耶稣建议他们继续前行,寻找一个欢迎他们的村庄。
路加福音谈到如何以正确的态度,克服跟随基督时所遇到的障碍:
障碍 1. 试图在这个世上寻求安慰和接纳。耶稣说狐狸有穴,鸟有巢,但祂却没有枕头的地方。这意味着有时祂没地方好好休息。同样的,祂的门徒必须准备好接受身体上的不舒适。不仅如此,耶稣有时也无法在社会中找到一个容身之地,祂的门徒也必须忍受不附和世俗价值观所带来的被排斥。
障碍 2. 拖延。福音中有个人想先埋葬他父亲,才来跟随主。但他父亲仍健在。他何时离世?一年或两年、10 年或 20 年后。他会无限期地拖延吗?渴望跟随耶稣是在回应一个更崇高的召唤。履行旧的责任可能好,但在每人的一生中,时间和机会都很有限。他必须对自己所应尽的各项责任安排出优先顺序,并做出敢于承诺的决定。
障碍 3. 依恋人或事物。说话的人不只是要回家与家人告别,他还希望自己的决定得到他们的同意和认可。这是一种避开个人责任的做法。耶稣说想要跟随祂的人不应往后看。他应该放下任何依恋,下定决心跟随祂。
耶稣的门徒在处理事情上必须具备优先顺序的意识,并有勇气选择什么是更为重要的。我们通常专注于自我。为留在自己的舒适区、而产生不确定感和不安全感、走入未知的不安、承担个人责任的畏惧;这些都阻碍我们跟随耶稣,做祂的门徒。耶稣说:“你的任务是去宣扬天主的国。”这是更崇高的召叫、更高贵的选择、进入生命的方式。
耶稣的斥责是为叫人卸下防御,祂的召叫深具挑战性,祂的教导令人振奋。你的回应是什么?
实践:
你如何回应耶稣的邀请去传播天主神国的福音?
金句:
路 9:60 你要去宣扬天主的国。
更多反思
每 日 勤 于 翻 读 圣 经

亚2:6-10, 13-16
圣言反思要点
萧永伦神父撰写
常年期 第十三周 星期一
亚毛斯是公元 750 年左右,来自犹大南部王国特科亚的一个牧人。他从那里到北方的以色列宣讲。那里有一个宗教中心,即贝特耳圣地。但那里的人对宗教信仰太过虚伪,並无视于真虔敬所要求的社会正义行为。于是他严历的斥责人民!
先知列举了他们广泛且令人发指的错误行为,尤其是对社会中弱势群体的态度。他们在祭祀中穿上了抵押者的衣服,在他们的神庙内喝剥削来的酒。他们欺压穷人,为了钱而把他们当成奴隶来变卖,他们也做了淫乱的行为。
这些行为表明他们对天主忘恩负义。天主将他们从埃及的奴役中解救出来,并将他们带到了应许之地。天主对他们的关心和护佑,应该反映在他们生活中,尤其是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和爱护,但他们却做了相反的事情。
先知宣告天主将会介入,那些强有力者和武士将被彻底击垮。当亚述入侵消灭整个以色列时,审判的日子就会到来。
那我们呢?看看一些天主教徒人口众多的拉丁美洲国家,以及菲律宾,他们中一些有权和有钱,和有地位的人就象以色列的精英一样地腐败。先知提醒我们,与天主的关系不仅仅以我们对宗教的外在虔诚表现来衡量,更要以我们的道德生活来衡量。我们若没有实践正义和关爱穷人、弱势者和被边缘化的人,就是没有真正的宗教信仰和真正的敬拜。
实践:
我们的社会是否有贪婪和压迫?今天先知会对我们说什么?
金句:
“强有力者无法施展,武士救不了自己。”(亚 2:14)
更多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