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列下 5:1-15 |
读经一反思要点
萧永伦神父撰写
四旬期第三周 星期一
纳阿曼是阿兰王叙利亚军队的军长。他因军事上的胜利,而受到国王的高度尊重。本文作者将其归根于天主的恩典。
纳阿曼患有慢性皮肤病,可能不是麻风病,否则他就不应该与其他人接触。纳阿曼妻子的一位年轻以色列婢女向他介绍住在撒玛黎雅的先知厄里叟,并建议她的主人去他那里治病。
纳阿曼将军带着贵重的金银礼物去换取先知的服务。当他遇到厄里叟时,得知厄里叟不要礼物,只要他在约但河里洗七次。这要求令他感到震惊。很显然地,河水本身并没有医治的功效。厄里叟的指示表明医治的力量不是来自他或水,而是来自天主。
纳阿曼认为这侮辱了他的尊严。毫无疑问地,大马士革的河流的水比以色列的任何河水都好。但这正是重点,带来治愈的并不是河水。最后,在他的仆人的劝说下,纳阿曼将军放下了他的骄傲,在约但河里浸了七次;他的肌肉就复了原,如同婴儿的肌肉一样。
这个故事还有一个更深层的意义。纳阿曼,一个服从上主先知命令的外邦人,与不顺服的以色列形成了对比。当时的以色列对天主不忠诚,摇摆于上主和巴耳神之间。在治愈后,纳阿曼感谢厄里叟说:“现在我确实知道:全世界只在以色列有真主。”
实践:
你曾因自己偏见和盲目,而没有看到天主正临于你的生活中吗?
金句:
“现在我确实知道:全世界只在以色列有天主。”(列下 5:1)
更多反思
每 日 勤 于 翻 读 圣 经

默 10:8-11
圣言反思要点
萧永伦神父撰写
常年期 第卅三周 星期五
我们跳过一些章节而来到今天的经文。中间的章节所谈论的是逐渐开启书卷上的那七个印,及吹响七个号角中的六个号角。今天的经文讲述若望从天使那里得到了一个小书卷。这卷书代表天主的启示录。
若望被告知“拿去吞下它罢”。他还被告诫说,它必在肚子发苦,但在他的嘴里却甘甜如蜜。这让人联想到厄则克耳先知书中的一段话,先知获悉要吃一卷书,然后他与其他人分享自己所领受的。
书卷的内容既甘甜又发苦。甘甜指的是它对生命的应许,苦涩意味着教会及其成员在活出福音时所需承受的痛苦和灾难。若望被告知要继续不断地宣扬他所领受的天主的计划。
对今天的基督徒来说,“吃下天主的话”是我们滋养灵性所应该做的事。 特别是“吃”下最重要的四部福音。因为我们只有将耶稣的教导内在化,采纳祂的价值观并效法祂的生活方式,才能成为祂的真正门徒。
实践:
在你的生命中,天主圣言如何滋养了你?
金句:
“拿去吞下它罢!它必使你肚子发苦,但在你的嘴里却甘甜如蜜。”
(默 10:9)
更多反思
每 日 勤 于 翻 读 圣 经

达 3:25,34-41 |
读经一反思要点
萧永伦神父撰写
四旬期第三周 星期二
学者认为达尼尔先知书和约纳书一样,是一部延伸的寓言,而不是一部历史书。它写于安提约古四世亵渎圣殿而引发马加伯人叛乱的时代。这解释了为什么作者能非常准确地叙述安提约古时代的事件,而有关公元前6世纪的历史事迹却说得不精确。
这故事发生在拿步高王统治的时期。他在巴比伦竖立了一座巨大的金像,并召集所有官员一起来献祭。並下旨众人必须俯伏朝拜金像,凡不俯伏朝拜的,应当立刻投在烈火窑中。
三个犹太人沙得辣客、默沙客和阿贝得乃哥却无视这个命令。他们抗辩说:“如果我们所恭敬的天主肯救我们,大王!他必会救我们脱离火窑和脱离你的手;如果他不肯,大王!你应当知道,我们仍然不愿意恭敬你的神,也不朝拜你所立的金像。”
这三个人随后被罚放入烈火窑中。但是他们却在火焰中来回走动,歌颂和赞美上主。今天的经文是他们赞美和感恩祈祷的其中一部分。祷文开始时祈求天主不要抛弃他的子民,也不要忘记他的盟约。因为在流放时,他们被鄙视、遗弃和无人领导,也没有举行传统的宗教敬拜仪式。
他们继续地祈祷,并相信现在虽然无法献上公羊和公牛的全燔祭,但仍旧可以将自己完全地交托于他们的天主。“现在我们全心随从你,敬畏你,寻求你的慈颜。”他们希望以一颗真正悔改的心来赢得天主的宽赦,並将自己完全地交托于天主的慈悲和怜悯中。
最终,国王因見证到天主对三人的保护,下令将他们从火中释出,并授予他们最高的荣誉,以向他们的上主致敬:“没有其他的神能像他这样施行拯救。”
实践:
你在经历考验和磨难时,如何将自己对天主的信赖表现出来?
金句:
“但愿我们能藉着忏悔的心和谦虚的精神蒙你悦纳,就如献上公羊和公牛的全燔祭。”(达 3:39)
更多反思
每 日 勤 于 翻 读 圣 经

默 11:4-12
圣言反思要点
萧永伦神父撰写
常年期 第卅三周 星期六
若望谈到两棵橄榄树,和两座灯台,指的是两个“证人”。并被赋予一千二百六十天或三年半讲预言的权柄。这些头衔最初运用于先知匝加利亚和则鲁巴贝耳,他们分别是宗教和民间的领袖,他们从巴比众人重建了圣殿和耶路撒冷城。在这里,他们代表新圣殿和新耶路撒冷的领袖,即伯多禄和保禄。
接下来的描述性图像可以将他们与律法和先知的代表梅瑟和厄里亚联系起来。“关闭上天的权柄”指的是在厄里亚时代降临在以色列身上的大旱灾(列王纪上 17 章)。“他们能将水变成血并带来其他灾难”,让人想起梅瑟如何将灾难带到埃及,促使法郎改变主意,而释放了以色列人(出谷纪第 7章)。
在他们完成为基督和福音作见证的职分后,“巨兽”就从深渊中上来,攻击并杀死了他们。所指的就是反基督者。许多诠释者将这巨兽理解为尼禄,那位反对并迫害天主子民的统治者。受害者的尸体要被抛弃在大街上三天半之久,并不许安葬在坟墓里。邪恶势力的“世界”要因他们的死而高兴庆祝。 (备注:七是完美的数字,三个半是七的一半,表示一个暂时的时期)
过了三天半,由天主来的生气进入了他们身内,他们就立足站了起来,凡看见的人,都起了大恐怖。天主给了他们新的生命。历史上遭受杀害的基督徒及殉道者,给教会带来新的生命、新的能量和新的勇气。最后,他们乘着云彩升了天,象征他们在主内获得最终的胜利。
实践:
我们是否像伯多禄和保禄,以及早期的基督徒一样,已准备好为天国忍受一切的苦?
金句:
“他们遂乘着云彩升了天,他们的仇人也看见了。”(默11:12)
更多反思
每 日 勤 于 翻 读 圣 经

申 4: 1, 5-9 |
读经一反思要点
萧永伦神父撰写
四旬期第三周 星期三
梅瑟提醒以色列人他们所拥有的律法和习俗是充满 “智慧和见识”的巨大财富。对犹太人来说,这些律法是赋予生命的,能让他们更接近他们的天主。“有哪个大民族的神这样接近他们,如同上主我们的天主,在我们每次呼求他时,这样亲近我们呢?又有哪个大民族,有这样公正的法令和规律,如同我今天在你们面前,所颁布的这一切法律呢?”
申命纪提醒以民,天主居住在他们中间,与他们的关系是亲密的。以色列人把会幕和约柜放在营地中央,象征天主临在的标记,表明天主在任何时候都与祂子民同在。
犹太人通过遵守法律来表达他们对天主的忠诚。但旧约的律法主义往往使人偏重于遵从外在的行为而忽略了律法的精神。圣子耶稣的降生成人是天主亲临于我们当中的最好体现。当天主圣言 “成了血肉,寄居在我们中间“, 天主的主动性大大的超越了犹太人对天主的期待和理解。
耶稣在今天的福音中清楚地说明,天主的慈悲和怜悯已经包含在爱的律法里,爱的律法超越梅瑟律法,滿全应有的义德。
实践:
你与基督交往的亲身经历如何让你超越旧约律法?
金句:
不要忘了你亲眼所见的奇事,终生日日不要让这些事远离你的心。(申4:9)
更多反思
每 日 勤 于 翻 读 圣 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