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耶 20:10-13 |
读经一反思要点
萧永伦神父撰写
四旬期第五周 星期五
耶肋米亚受到自己的子民四面八方的攻击和谴责。他的仇敌大喊:“你们揭发,我们就必对他提出控诉!”这是报复先知不断地谴责人民的行为,是为以牙还牙。
连耶肋米亚的朋友都抛弃了他。 “甚至我一切的友好都在侦察我的破绽。”他们正等待他触犯一些严重的错误。 “也许他会入彀,那我们必能制胜他,对他施行报复。”
但是耶肋米亚对天主充满信心,他深信敌人绝不会得逞。 “与我同在的上主,好像是一位孔武有力的战士,为此迫害我的人只有失败,决不能制胜;由于谋事不成,必蒙受极大的耻辱,永不可磨灭的羞辱。”因为他的天主是正义和真理的天主。一位与穷苦人同在的天主。 “赞扬上主,因为他从恶人的手中,救出了穷苦人的性命。”
穷苦的人在宗教上指的是那些遭人虐待但却对天主充满信心,寻求天主援助的人。到了耶肋米亚的时代,这个词已经成为“义人”的同义词,即完全信靠和依赖天主的人。耶肋米亚深信无论人们企图做什么,正义终将得胜利。
经师和法利赛人也以类似的方式对待耶稣。他们不断设法在耶稣的行为上和言论上,挑出他的错误。
实践:
在面对异议时,你如何坚持不懈地信靠上主?
金句:
“你们应歌颂上主,赞扬上主,因为他从恶人的手中,救出了穷苦人的性命。”(耶 20:13)
更多反思
每 日 勤 于 翻 读 圣 经

德48:1-4, 9-11
圣言反思要点
萧永伦神父撰写
将临期 第二周 星期六
德训篇的作者在第 44 章至 50 章中为以民的先贤写了悼词。今天的经文描述伟大的先知厄利亚的经历,包括战胜了巴尔的司祭,当时天主降火烧毁他的祭献却没有烧毁巴尔司祭的祭献。他在长期干旱后求主惠赐甘霖;他使一个死去的孩子复活;他击败了阿哈布王;他委派厄里叟为他的继承者;最后乘着火马车被带提升天。
然后,经文转折地提到厄里亚未来的到来,这与《马拉基亚》3:23-24的结尾相呼应。这是预言厄里亚将回来 ,"为使父亲的心转向儿子"。而最后一节“看见你的人,和安眠于爱的人,是有福的!”似乎表示那些有天主的爱的人将有永生的希望。 也可能指厄里亚目睹厄里叟的离去。
在玛窦福音中,耶稣称若翰洗者为新的厄里亚,他是新旧约之间的桥梁。 若翰宣讲时表示他那个时代的人与厄里亚时代的人没有不同。他们都执迷于自己的错误,并拒绝天主的先知。他劝导他们应该悔改,为获得罪过的赦免。他还坦承自己不是他们所期望的那一位,并指出耶稣是在他以后要来的那一位,且比他更强大。
实践:
你如何回应厄里亚和若翰洗者有关皈依的召叫?
金句:
“使父亲的心转向儿子,为使雅各伯的各支派恢愎旧观。”(德 48:10)
更多反思
每 日 勤 于 翻 读 圣 经

则 37:21-28 |
读经一反思要点
萧永伦神父撰写
四旬期第五周 星期六
先知期盼有朝一日,北方和南方的犹太王国(以色列/厄弗辣因和犹大)能够合而为一,而所有居住在境外的以色列人都会回归。
上主渴望将离散的天主儿女聚集并团结起来:“我要把以色列子民从他们所到的异民中领出,把他们由各方聚集起来,引他们回到自己的地域”。他们将舍弃一切的偶像,放弃他们的污秽行为和所有的罪恶。这些罪孽困扰了他们世世代代,而天主必洁净他们。
“我的仆人达味要作他们的国王,他们全体只有一个牧人。”即将到来的默西亚将是达味的后裔,并将为以色列成就达味所做的一切。达味被喻为牧羊人,因他照顾他的羊群。盟约的条款再次地被重述:“我要作他们的天主,他们要作我的百姓”。这是相互忠诚的承诺。
这整段经文表达对默西亚时代的渴望。对于犹太人来说,他们所关注的是世俗和政治的领袖。耶稣的到来和祂的宣讲把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非世俗性和非政治性的默西亚王国。
实践:
天主能如何地洁净你,并让你忠诚于祂?
金句:
“我要作他们的天主,他们要作我的百姓。”(则 37:27)
更多反思
每 日 勤 于 翻 读 圣 经

依 35: 1-6,10; 雅5:7-10;玛 11:2-11
圣言反思要点
萧永伦神父撰写
将临期第三主日(甲年)
洗者若翰是旧约中最后一位,也许是最伟大的先知。耶稣提出一些吊诡的问题来表达祂对若翰的钦佩。他是随风摇曳的芦苇吗?(一个没有原则和信念的人?)他在王宫里穿着细软的衣服吗?(自我放纵的人?)这些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若翰不关心他个人的安逸和享乐。因为他是一位真正的天主的先知,专注于宣扬悔改的信息。
若翰是旧约的先知,因此他只怀有旧约的思想和心态,就是把他的愿景和使命建立于遵守梅瑟律法的基础上;强调凡偏离天主道路的人都要被审受罚。
尽管若翰名声显赫,他却意识到自己在传道上的不足。他承认耶稣虽然在他之后,却是比他更伟大並更有威能。但他也感到困惑。他和大多数犹太人一样,期待着一位政治性的救世主——一位正义的俗世君王。他们希望这样的领导人能将他们从罗马人手中解救出来,并为国家建立和平与正义。
当时若翰被黑落德王所囚禁,他个人没更多的机会了解耶稣。从他收集到的信息来看,耶稣并不符合他所想象的政治性默西亚。所以他想听听耶稣本人怎么说,于是他派遣使者问祂:“你是要来的那一位吗?”
耶稣要他们将所见所闻告诉若翰,既他所行的治愈、复明和释放。耶稣实际上是在说:“是的,我是默西亚,但不是你所期望的那种。”耶稣宣告:“我使瞎子看见,瘸子行走,癞病人得洁净,聋子听见,死人复活,穷苦人得到喜讯。”
请注意:耶稣不仅使人在肉身上看见、行走、得洁净、听见和动起来。耶稣更赋予他们能力去体验他人的存在,去与他人沟通和联系,去行动,去说出鼓励、感激和赞美的话,去从沉睡中醒来并为彼此赋予生命,以及分享天主神国的好消息。
耶稣已经实现了天主的神国,但这不是一个政治的国度。祂在地上的时空中已经显现了祂的王国。现今当我们继续祂那带领人类从黑暗走向光明的使命时,祂的王国就在继续发展;既是促使人心改变,使他们为仁慈、正义与和平而工作;激发彼此善度和解、释放、治愈和共融的生活。
建设天主的神国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沿途有不少的障碍。圣雅各伯指示我们要有耐心,别灰心。行事要像芥子般从小处着手;时刻留意禾场上的莠子。我们需要有勇气和智慧去推广神国,同时交托让天主掌管一切。有如洗者若翰,我们接受并承认自己的局限和不足。我们竭尽所能,並完全信赖天主。说到底,这是天主的神国,是祂在带领、引导和统治。
实践:
耶稣使人在身体和灵性上看到、听到、说话、走动和得洁净,你在这些方面有何体验?
金句:
玛 11:4 你们去,把你们所见所闻的报告给若翰。
更多反思
每 日 勤 于 翻 读 圣 经

路19:28-40;依50:4-7;斐2:6-11;路22:14 - 23:56 |
读经反思要点
萧永伦神父撰写
圣枝主日 (丙年)
【圣枝主日的读经一和读经二每年都是同样的,但受难的叙述取自不同的福音——甲年,玛窦福音;乙年,马尔谷福音;丙年,路加福音。主受难日时则宣读若望福音的主受难记述。】
这一整周被称为圣周,它被视为一个整体,以“逾越奥迹”一词概括。它邀请我们思考基督受苦、死亡和复活的意义。
我们从耶稣进入耶路撒冷开始默想。当时群众热烈地欢迎祂:“贺三纳!达味子耶稣;奉上主名而来的,当受赞美。”但这画面迅速转变,迎面而来的却是拒绝、痛苦和死亡。那些高唱“贺三纳!达味子!”为基督鼓掌的人,就是后来喊着“钉他在十字架”同样的人。
耶稣的经历提醒我们,在这尘世的旅程中,有生活的双重性质。现在赞美我们的人,将来可能批评我们。今日我们被爱,明日我们可能被恨。我们现在受赞扬,后来遭谴责。此刻受尊重,而下一刻受迫害。
这就是生活的现实和张力。这是一种超越我们理解的情况,它使我们承认人性心理的复杂性。其实我们也可能表现类似的行为,因为我们也经常受到他人的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并屈服于同辈、同事和社会的压力。
基督以谦卑的态度来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的读经一来自《依撒意亚先知书》中受苦仆人的四首诗歌之一。这首歌预示着基督是天主受苦的仆人,他屈尊就卑,忍受羞辱和苦难,没有怨言。
圣保禄在写给斐理伯人的信中写道:“他虽具有天主的形体,却使自己空虚,取了奴仆的形体…”天主圣子自由地选择了进入有罪之人的状态,为在祂的卑微中,向世人展示通往天父的道路。
实践:
你对他人的态度曾经验过怎样的动摇?
金句:
路19:38 因上主之名而来的君王,应受赞颂!
更多反思
每 日 勤 于 翻 读 圣 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