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反思 - 圣灰礼仪后之星期五

依 58: 1-9; 玛 9: 14-15
圣言反思
萧永伦神父撰写
圣灰礼仪后之星期五
读经一、依 58: 1-9
盛大犹太节日和斋戒的开始是通过吹号角来宣告的。而在赎罪日以及其它纪念某些国家灾难的日子都需要守斋戒。人民想要让天主知道他们在守斋和作补赎,希望因此得到赏报。当他们没有如愿以偿的时候,就问,“为什么我们守斋而你看不见,我们克苦而你不理会呢?”
问题是,他们一面守斋却同时继续“做自己的事情”。他们在神圣的日子里仍旧只自顾自的经营业务,甚至压迫工人。他们一面守斋却同时争吵、打架及虐待贫穷人。难道天主要求他们的是 “低头如同芦苇” 和“以苦衣和灰尘铺床”的外在表现吗?这些虔诚的举动是否能悦乐天主?
上主所要的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斋戒,即是“解除不义的锁链,废除轭上的绳索,使受压迫者获得自由,折断所有的轭,将食粮分给饥饿的人,将无地容身的贫穷人领到自己的屋里,见到赤身露体的人给他衣穿,不要避开你的骨肉。”
最重要的是以仁爱和怜悯之心向有需要的人伸出援手,以尊重和尊严对待每一个人。“若这样,你的光明将要射出,有如黎明,你的伤口将会迅速地复原。” 什么伤口?人的罪恶、缺乏仁爱和正义感的伤口。以及虚伪和假虔诚的伤口,即注重外在的宗教仪式,而忽视了内在的转化。只有当人们修复正直诚信,那么他们向上主呼求时,祂必说:“我在这里。”
实践:
我为什么守斋和克己?我是否只有外在的表现而疏忽了内在的虔敬?
金句:
依 58: 4 你们不必再如今天一样守斋了,免得你们的嘈杂在高处可以听到。
福音、玛 9: 14-15
法利赛人质问耶稣为什么祂的门徒不禁食。耶稣的回答挑战了他们的思维,好来省思禁食的真正含义。人们不应该仅为了遵守宗教权威定下的纪律而禁食,更不必为了禁食而禁食。
不吃喜好的东西,或不吃肉,或少吃一餐,这种自我剥夺是一种常见的禁食和守斋方式。但是我们的思想和心灵却抗拒这种自我剥夺和刻苦。这种内在反应提示我们,也许禁食的真正意义不在于使自己缺乏。
依撒意亚58章提到以色列子民禁食,希望因此赢得上主的恩惠,但显然天主没有注意到他们的所作所为。于是他们抗议说:“为什么我们守斋而你看不见,我们克苦而你不理会呢?“这种心态也存在我们内。我们禁食是希望赢得上主的注意,并祈求获得所要的恩惠,比如想望病愈。这样的哀祷虽然无可厚非,但心态为何?到底是源自一种与天主讨价还价的自我关注,还是全然依靠的谦卑祷告?
依撒意亚挑战了人们对禁食的概念,并问说:“难道这就是我所中意的斋戒吗﹖难道这就是人们克己的日子吗?”(依58:5)他强调真正让上主所喜悦的禁食是释放受压迫的人,与饥饿的人分享食物,以及庇护无家可归的人。 (依58:6-7)
在四旬期内该用什么精神禁食?禁食是有益的,但要怀有正确的精神。禁食可以提醒我们放弃对尘世的追求,并提升我们的心灵。禁食空虚我们,明认自己的不足,坚定我们对上主的依靠和相赖。禁食也提醒我们关心他人的缺乏,激励我们伸出援手去帮助他们。
实践:
你的那些慈悲和正义的行为可以成为四旬期旅程的一部分?禁食如何支持这些行为?
金句:
玛 9: 5 当新郎从他们中被劫去时,那时他们就要禁食了。
每日勤于翻读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