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反思 - 丙年常年期第六主日

耶 17: 5-8; 格前 15: 12, 16-20; 路 6: 17, 20-26
圣言反思
萧永伦神父撰写
常年期第六主日 (丙年)
在今天的路加福音中,耶稣宣讲说:“贫穷的是有福的。”玛窦福音的记载却说:“神贫的人是有福的”。后者增添了“神”一字,谓之“神贫”。
物质贫乏的人知道他自身的缺乏,并完全信赖天主。他谦逊而顺从天主。在旧约时代,被流放在巴比伦的穷困者(anawin)知道自己的困境而完全信赖天主。在耶稣时代,穷人包括领日资的工人、牧羊人、和其他生活不安定的人。
“你们富有的是有祸的,你们已经获得了你们的安慰。”这对每个富人都是一个警告,他们应注意自己处理财富的方式。耶稣说作为富人要进入天国是更难的。为什么会这样?富人更有可能产生一种虚假的自给自足感,相信自己所拥有的会带来安定。但一个聪明的穷人也可能会认为他不需要天主;他更相信自己的智力。
所有的穷人和富人都会有同样的表现吗?玛窦福音说这一切都取决于人的心神或态度。假设你现在很穷,而你买多多中了一千六百万的大奖,会怎样呢?你就吃、喝、买昂贵物品、旅行、享乐吗?你就是有福的吗?
如果没有正确的态度,穷人可能内心痛苦和怨恨,也可能会诅咒天主,并指责他人剥夺了他的福乐。至于心神不正的富人,他可能会显得傲慢,剥削他人,囤积财物,钻营于自我的荣耀。
相反的,有了正确的态度,不管是物质贫穷还是富足的人都是有福的。谁是世上最富有的人?是天主子耶稣。然而祂降生成人,谦逊地分担了人类的境况。祂是在人中最有福的。
神贫并不意味着“不改善物质条件”。当然,他可以而且应该改善生活,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近人的利益。让我们说明神贫者应该具备的三种态度:
1. 超脱
超脱的心神使人超越对物质需求的专注,认识到生命不仅仅是物质的占有,进而重视更重要、更有价值的东西,尤其是与天主、家人和朋友的关系。这种心神使人在认识到孰轻孰重之后,能不受物质的羁绊,而先寻求天主的国和祂的义德。
2. 知足
内心知足的人安贫乐道,能够欣赏他现在所拥有的一切。这样的人不会贪婪。他不诉诸不公义和不道德的手段来获取财富。即使缺乏物质条件,他也能保持平安与祥和。
3. 分享
这种心神使人乐善好施。因为认识到一切都来自天主,而对天主心存感激。富人知道他只是天主的管家,管理祂的财富,而不至于被自己的财富牵制。他施舍给穷人,并将财富惠及社会大众。他不是因为自己超级富有才这么做,而是能夠将现有的拿出来与他人分享。
富有的人要带着感恩之情,有目的地、有意识地给予他人,而不是偶发地、不情愿地给予。神贫的人是有福的!
实践:
你对财富的态度是什么?我如何以超脱、知足和给予的心神使用它?
金句:
路 6: 20 你们贫穷的是有福的,因为天主的国是你们的。
每日勤于翻读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