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反思 - 丙年常年期第廿六主日

亚 6: 1,4-7; 弟前 6: 11-16; 路 16: 19-31
圣言反思
萧永伦神父撰写
常年期第廿六主日(丙年)
耶稣讲了一个富人和拉匝禄的比喻。它描述两者之间的差距。一边是身穿紫红袍及细麻衣,每天奢华宴乐的富人;可怜的拉匝禄却在另一边挨饿。狗甚至来舔他的疮痍。两人都死后,拉匝禄来到亚巴郎的怀抱,那富人在阴间受痛苦的折磨。
耶稣并不是因着那人的财富而谴责他,而是指出他缺乏怜悯之心,对他家门外有真正需要的人视而不见。有些富人很难去同情穷苦的人,因为他们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与贫困的现实完全脱节。 (有一寓言:古时候有个王国,王族成员都生活在王宫里。有一天,一位年轻的王子无意中听到一些朝廷官员谈论一个偏远的省份在闹饥荒。情况十分严峻,以至人们连一般的蔬菜都没得吃。他不解地问:“没有菜,那他们为什么不吃肉呢?”)
本福音延续上周有关管家的福音。 该福音指出今世之人知道如何谋取私利;但光明之子却行动迟缓,没有创意,缺乏行善的构想。
福音提醒我们,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包括我们的时间、才能和金钱,都是天主的恩赐。我们并没有这些恩赐的绝对拥有权。我们只是天主的管家,受托管理属于祂的东西。当富人拿出所拥有的来帮助拉匝禄,这不仅是一种善行,而是他应尽的义务。
当然,不但富人应有怜悯之心,穷人也应如此。穷人可能物资匮乏,但他们还有其他东西可以分享。比如他们可以向更贫困者展示善意。德肋撒修女曾经分享过这件事。她的志工听说一位兴都教寡妇育有八个子女,极为贫困,就带着一袋米去拜访她。寡妇立即将馈赠分成两半,然后出门去了。后来义工发现,她是将一半的供应带给离她家不远的一个穆斯林贫穷家庭。
今天福音的第二部分是富人恳求亚巴郎,“我求你把拉匝禄打发到我的五个兄弟那里,警告他们。”他得到的回答是:“他们有梅瑟和先知,听从他们好了。”这个声明是什么意思?这意味着他和兄弟们不应等待不寻常的事发生了,才来接受信息。对我们来说也是如此。要对所拥有的物资保持正确的态度和行动,不要等到有什么剧烈的变化轰然而降时才后悔莫及。
一位医术高明的年轻医生选择扩大他的整容手术业务,在新加坡开设了一家诊所后,又在印尼开设了另一家。他吹嘘自己的成功和收入,向亲戚和陌生人炫耀自己的跑车和名贵手表。他从没想过要给慈善机构做捐献,或发展和亲人的关系。直到有一天,他病得很重,发现自己得了晚期癌症,才意识到自己所拥有的财富,都无法带到另一个世界去。天主祝福他,使他清醒过来,结果在临终前与家人和好,並给一些将要毕业的实习医生写了一封感人的信,提醒他们不要沉迷于物质财富。
我们不应等到一些不寻常的事发生了,才来留意天主给我们的信息。在一般的情况下,耶稣的信息常会通过读经和讲道传送给我们。有耳的人,听吧!
实践:
无论你是物质上的富人或穷人,你如何对有需要的人表现出怜悯和爱心?
金句:
路 16: 31 如果他们不听从梅瑟及先知,纵使有人从死者中复活,他们也必不信服。
每日勤于翻读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