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经反思 - 丙年圣枝主日

Image

路 19: 28-40; 依 50: 4-7; 斐 2: 6-11; 路 22: 1-23:56(长式) 或 路 23: 1-49(短式)

圣言反思
萧永伦神父撰写

圣枝主日 (丙年)

备注:本主日在祝圣圣枝时所选读的福音是关于耶稣荣进耶路撒冷的事迹,而弥撒中的福音是关于耶稣的受难史。甲年取自玛窦福音;乙年取自马尔谷福音;丙年取自路加福音。不过,弥撒中的读经一和读经二每年都是同样的。至于若望福音所记主耶稣的受难历则每年都在受难日选读。

基督以谦卑的态度来面对痛苦的现实。读经一取自《依撒意亚先知书》中受苦仆人的四首诗歌之一。这首歌预示着基督是天主受苦的仆人,他屈尊就卑,忍受羞辱和苦难,没有怨言。

圣保禄在写给斐理伯人的信中写道:“他虽具有天主的形体,却使自己空虚,取了奴仆的形体…”。天主圣子自由地选择了进入有罪之人的状态,为在祂的卑微中,向世人展示通往天父的道路。

从今天到复活节的一周称为“圣周”。其中各个事迹应被视为一个整体,以“逾越奥迹”一词概括。它邀请我们默想基督受苦、死亡和复活的意义。我们见证耶稣完全的自我奉献和自我空虚,以承行天父的神圣旨意。圣周的礼仪邀请我们在耶稣的苦路上步步跟随祂。

在圣周四,我们与祂同席,在圣歺的饼酒中领受祂。晚餐后,我们与祂一道前去橄榄山的庄园。在那里,我们看到祂为即将到来的残酷死亡感到恐惧和焦虑。在圣周五那天,我们来到祂母亲身边,站在十字架下,祂在那里把自己完全交给天父。

圣周六,我们在祂的坟墓周围沉默无语,想着祂那极致的爱,祂甚至甘愿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然后在圣周六的夜晚,我们从痛苦受难的黑暗中走向复活圣火的光明。我们走在代表复活基督的五伤蜡烛游行队伍中,因为祂照亮我们的生活,驱赶了生活中的黑暗。

主复活的希望和喜乐取代了我们与耶稣在髑髅地的伤痛。耶稣基督并没死,也没消失,祂复活了,真实地活在我们内。

————————————

我们默想耶稣进入耶路撒冷的事迹。当时群众热烈地欢迎祂:“贺三纳!达味子耶稣;奉上主名而来的,当受赞美。”但这画面迅速转变,迎面而来的却是拒绝、痛苦和死亡。那些高唱“贺三纳!达味子!”为基督鼓掌的人,就是后来喊着“钉他在十字架”同样的人。

耶稣的经历提醒我们,在这尘世的旅程中,有生活的双重性质。现在赞美我们的人,将来可能批评我们。今日我们被爱,明日我们可能被恨。我们现在受赞扬,后来遭谴责。此刻受尊了重,而下一刻受迫害。

这就是生活的现实和张力。这是一种超越我们理解的情况,它使我们承认人性心理的复杂性。其实我们也可能表现类似的行为,因为我们也经常受到他人的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并屈服于同辈、同事和社会的压力。

当我们反思路加福音的受难史时,我们不仅被卷入一个关于苦难的故事,而且被卷入一个关于慈爱、怜悯和希望的事迹中。它向我们展示了耶稣是怜悯和慈爱的化身。

耶稣无时无刻地关注他人,即使在面临背叛、嘲笑和受刑中。在最后的晚餐上,他谈到他深切渴望与他的门徒一起吃逾越节晚餐。在山园里,虽然他痛苦地祷告,但在伯多禄伤害仆人之后,他医治他的耳朵。甚至在他被带到十字架上时,耶稣停下来对耶路撒冷的妇女说话,用温柔与忧伤提醒她们自我慎思。

当耶稣被挂在十字架上时,他没有诅咒那些伤害他的人。反之,他说出肺腑之言:“父啊,原谅他们,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路加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没有仇恨的耶稣。他被抛弃、诬告、殴打、走苦路,被钉十字架,但他还是宽恕了。

他向一个悔改的贼打开了乐园的大门,说:'今天,你要和我一起在乐园里。”耶稣是我们的主,他爱人、受苦、宽恕人。他并没有远离人类的痛苦,而是完全进入其中。

我们不该只是聆听耶稣的受难经过,我们应该成为参与者。他的怜悯不仅是值得钦佩的,而是可以模仿的。当我们受伤时,我们会原谅吗?当我们看到别人受苦时,我们是否像耶稣一样伸出援手?当我们在磨难中受苦时,我们是否凭信心背负我们的十字架,相信天父的力量?

基督的受难召唤我们跟随他,首先走过牺牲、怜悯和慈爱的道路,然后走向他复活的荣耀。让我们在园子里与耶稣一同跪下,在审判台前站在他身边,在十字架下与他同在。愿我们体会祂对我们的爱的深度,并因此获得更新和提升。

实践:
你如何在各种境遇中与主同在?

金句:
路 19: 38 因上主之名而来的君王,应受赞颂!

路 23: 34 耶稣说:“父啊,宽赦他们吧! 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做的是什么。”

 

更多反思

每日勤于翻读圣经

联络我们

教委组织秘书处

地址

2 Highland Road #02-12 CAEC Building Singapore 549102


电话

65 6431 9890


电邮

info.acams@catholic.org.sg


UEN

T08CC4023DCA1 (Pay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