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经反思 - 四旬期第三周之星期一

Image

列下 5: 1-15; 路 4: 24-30

圣言反思
萧永伦神父撰写

四旬期第三周之星期一

读经一、列下 5: 1-15

纳阿曼是阿兰王叙利亚军队的军长。他因军事上的胜利而受到国王的高度尊重。本文作者将其归根于天主的恩典。纳阿曼患有慢性皮肤病,可能不是麻风病,否则他就不应该与其他人接触。纳阿曼妻子的一位年轻以色列婢女向他介绍住在撒玛黎雅的先知厄里叟,并建议她的主人去他那里治病。

叙利亚王和他的将军以为先知的服务只能以贵重的金银礼物来换取。当他与厄里叟会面后,对厄里叟要他在约但河里泡洗七次的要求感到震怒,认为侮辱了他的尊严。他心想大马士革河流的水比以色列任何的河水都好,何必老远来这里。但这正是重点,带来治愈的并不是河水。厄里叟的指示表明医治的力量不是来自他或者水,而是来自天主。后来在他的仆人的劝说下,纳阿曼将军放下了他的身段,在约但河里浸泡了七次;他的肌肉就复了原,如同婴儿的肌肉一样。

在被治愈后,纳阿曼感谢厄里叟时说:“现在我确实知道:全世界只在以色列有真主。”他的话指出了这个故事的深层意义。那就是以色列人不该摇摆于上主和巴耳神之间,对天主不忠诚。他们应该像纳阿曼一样,听从上主的先知的话,不要再那么反复不定。

实践:
你曾因自己偏见和盲目,而没有看到天主正临于你的生活中吗?

金句:
“现在我确实知道:全世界只在以色列有天主。”(列下 5: 15)

福音、路 4: 24-30

群众最初很乐意并欢迎“本乡的成功人士”回家。耶稣在安息日的宣讲,确实给他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但是后来他们开始检视祂的家庭背景,而质疑祂的资格。当耶稣挑战他们享有的权利和特权时,他们变得更加恼火。耶稣提醒他们,天主似乎没有特别惠顾他们,而优先恩待了外邦人,如匝尔法特的寡妇或叙利亚的纳阿曼。

耶稣论及外邦人也受天主恩惠之言激起了犹太会众的敌意。他们是不久前刚接纳祂,并“惊奇祂口中所说的动听的话”的那群人。这次他们被激怒并把祂赶出了城镇,打算把祂推下悬崖。

实际上,“自己人和外人”的区分,是贯穿社会矛盾的其中一个重大因素。例如,有些基督徒认为其他不在同一教会的其他基督徒是“异端”而不能得救,这是有很大讽刺性的荒谬想法。至于非基督徒,他们就更加反感,判断他们不能得救。

圣保禄明确地指出:“光荣、尊贵以及平安,必加于一切行善的人,先是犹太人,后是希腊人,因为天主决不顾情面。” (罗2:10-11)他要表达的是,在天主眼中,人人都是祂的子女,祂的恩宠惠及众人!

实践:
你有什么先入为主的偏见吗?你如何看待不同身份和背景的人?

金句:
“我实在告诉你们:没有一个先知在本乡受悦纳的”(路 4: 24)

 

 

更多反思

每日勤于翻读圣经

联络我们

教委组织秘书处

地址

2 Highland Road #02-12 CAEC Building Singapore 549102


电话

65 6431 9890


电邮

info.acams@catholic.org.sg


UEN

T08CC4023DCA1 (Pay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