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经反思 - 四旬期第五周之星期二

Image

户 21: 4-9; 若 8: 21-30

圣言反思
萧永伦神父撰写

四旬期第五周之星期二

读经一、户 21: 4-9

以色列人穿越沙漠前往应许之地是一段漫长的旅程。当他们沿着红海地路,绕过厄东地时,抱怨了天主和梅瑟。他们感觉流浪生活很困苦,日子难过,生存好像失去意义,因此希望从未离开过埃及,因为在埃及的艰难生活似乎比现在所经历的苦楚还要好受。

本文提到他们所抱怨的焦点,特别是针对玛纳,那是天主每周六天所提供给他们的食物。 他们说:“我们对这清淡的食物已感厌恶。”他们藐视天主特别赐给的食物,其实就是拒绝天主。这种态度是对天主忘恩负义,忘记了祂带领他们脱离埃及的奴役,并在沙漠中护佑了他们,包括使他们免于饥饿。

当时他们经历一场毒蛇的災害,死了很多人。他们认为这是天主对他们抱怨的惩罚,于是说:“我们犯了罪,抱怨了上主。”结果他们恳求梅瑟代表他们向天主求情。梅瑟被告知要把一条铜蛇悬在木竿上,让那些被蛇咬了的人瞻仰铜蛇,就保存了生命。铜蛇有何象征意义? 自古以来,蛇能从昏睡中急速地活跃起来,这样的能力象征疾病痊愈的力量,而铜在金属中是象征判断。

通过注视铜蛇,叛逆的人被召叫去反思他们的问题根源——就是对天主的不信任。 只有当他们承认自己的错误并悔改时,他们才会被治愈。 显然铜蛇并不是治愈之源,它只是治愈的标记。然而后来,《列王纪下》告诉我们,以民把它变成偶像崇拜的对象。直到希则克雅为王时,才勇敢果断地把它毁灭。

注:历史上,沙漠中出现毒蛇和因被毒蛇咬伤而死的事件并不少见。 但是古代以色列人需要以神学的观点来解释他们的生活的经验。 因此,他们将被蛇咬伤和死亡解释为天主对他们的抱怨的惩罚。

实践:
你是否执着于任何世俗的东西,有如它比天主更重要一样?

金句:
梅瑟遂为人民转求。(户 21: 7)

福音、若 8: 21-30

当若望在福音书中提到耶稣被“举起”时,他是以基督学的角度来帮助读者们明白耶稣的死亡与复活的意义。“高举、举起”这一词在若望福音中出现了三次。指出耶稣被钉十字架上时被高举,和在复活时被举起。若望以“举起”来突显耶稣的死亡与复活是紧密相连的。

“举起”第一次出现在若望福音第三章14节 – “正如梅瑟曾在旷野里高举了蛇,人子也应照样被举起来,使凡信的人,在他内得永生。” 这话追忆梅瑟在旷野中将一条铜蛇悬在木竿上高举起来,让那被蛇咬了的人,一瞻仰铜蛇,就保存了生命。同样的,基督的圣死与复活,是天主父透过耶稣自愿的牺牲以救赎世人,是显示天主父的爱的标记。

“举起”的第二次出现,是在今天的福音28节中 。经文说:“当你们高举了人子以后,你们便知道我就是那一位。我由我自己不作什麽;我所讲论的,都是依照父所教训我的。” 这里以耶稣在复活时被举起,来显示耶稣的神性身份。

“举起”第三次出现在若望福音第十二章32-34节 - “耶稣回答说:“当我从地上被举起来时,便要吸引众人来归向我。祂说这话,是要表明祂要以怎样的死而死。” 耶稣说要吸引众人来归向祂,预示众人在祂复活后归向祂的效应。

若望福音的描述是帮助我们以人性和神性的角度,去默想耶稣的苦难与复活。祈愿我们因此能够全心归向祂,体验祂的救恩。

实践:
耶稣被“高举”如何影响了你的生命?

金句:
当你们高举了人子以后,你们便知道我就是那一位。(若 8: 28)

 

 

更多反思

每日勤于翻读圣经

联络我们

教委组织秘书处

地址

2 Highland Road #02-12 CAEC Building Singapore 549102


电话

65 6431 9890


电邮

info.acams@catholic.org.sg


UEN

T08CC4023DCA1 (Pay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