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反思 - 常年期第三周星期三(单数年)
希 10: 11-18; 谷 4: 1-20
圣言反思
萧永伦神父撰写
常年期第三周之星期三
读经一、希 10: 11-18
本文继续展示耶稣仅凭一次的牺牲便能成为永远有效的赎罪祭献的特殊性。旧约制度中,司祭为人行崇拜天主的事,他们需要天天站着举行敬礼与奉献供物以求赎罪。但这些祭献却不能永远消除人的罪恶,所以他们必须不断反复的举行赎罪祭。
基督的献祭不是以牛羊或水果,而是以自己的身体。藉着祂的牺牲,成为了承行天主旨意的完美祭品。正因如此,他现在永远坐在“天主右边””,等待将祂的仇敌变作 “脚下的踏板”。耶稣的“坐着”与总是站着的肋未司祭形成对比,表示祂牺牲的赎罪恩典是永远的。
耶稣一次自献以后,使所有“被圣化”的人都得以成全。作者接着引用耶肋米亚先知书的经文 “我要将我的法律放在他们的肺腑里,写在他们的心头上。” 来宣告天主要与祂的子民订立新盟约。此外,他还引用耶肋米亚的另一段经文补充说:“我要宽恕他们的过犯,不再记忆他们的罪恶。” 因此基督在新盟约里的牺牲对我们有着永久的影响。
有了基督的自我牺牲和天主的赦免,我们不必再为了获得天主的宽恕而不断的举行赎罪祭。我们需要的是在生活中辨别天主的旨意,并将自己与耶稣的自我牺牲完全结合起来,像祂一样谦卑地顺服天主,说:“看,我已来到,为承行你的旨意。”
实践:
你如何体验到救主的宽恕恩典?
金句:
希 10: 14 因为他只藉一次奉献,就永远使被圣化的人得以成全。
福音、谷 4: 1-20
耶稣以种子及它落在的土地来比喻人们如何聆听和回应圣言。在撒种的时候,有些种子落在路旁,飞鸟来把它吃了,就如有些人完全忽视和拒绝聆听天主圣言。有的种子落在石头地里,就像有些人听了圣言却没有把它存留在心中。有的种子落在荆棘中,就像一些人容许世俗的焦虑和迷惑占据了心房,并把圣言排挤在外。那些聆听并接受圣言的人将结出丰硕的果实。
这个比喻要求我们反省:我们的心灵有怎样的土地?圣言在我内扎根有多深?我们无心或分心吗?什么东西干扰了我聆听和接受圣言?我们是否结出好果实?我们如何帮助其他人剪除荆棘,保持土壤上的肥沃,以结出更多的果实?
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比喻。在这个比喻中,撒种的人似乎很粗心大意,把珍贵的种子随地乱撒,心存侥幸地希望种子能落在肥沃的土壤上。如果撒种的人代表天主,祂在耕种时,为什么没有维持更高的效率和成果?为什么无论远近,天主到处传扬祂的圣言,不在乎它传到什么地方?为什么祂不清除石头和荆棘,不将土壤加以施肥以确保大丰收,而一味地将种子散布到各处?
比喻所讲述的撒种的人是天主,祂有丰厚的资源,慷慨大方,富有耐心,甚至不惜“挥霍”。对于人类,祂不拒绝,不保留,不算计,甚至是一位不夠现实的天主。祂只希望每个人都能获得种子,即使我们当中有些人的土地干燥,或长满荆棘,或堆积了石头,天主依然充满慈悲和慷慨大方地施予我们!
实践:
你如何从宽容忍耐的天主那里领受圣言?
金句:
谷 4: 3 你们听:有个撒种的出去撒种。
每日勤于翻读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