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反思 - 常年期第十六周星期五(单数年)

出 20: 1-17; 玛 13: 18-23
圣言反思
萧永伦神父撰写
常年期第十六周之星期五
读经一、出 20: 1-17
出谷纪说天主在山顶上对梅瑟说话,指示他教导以色列人十诫。这些诫命看起来清楚易懂,所有听到的人都应该遵守。然而,它们颁佈的对象却是一群在旷野中游荡的以色列人,有其特殊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因此,现今的基督徒在回应它们时,不应该过于刻板和墨守成规。
“我是上主你的天主… 除我之外,你不可有别的神… 你的天主是忌邪的天主… 我要追讨他们的罪,从父亲直到儿子,甚至三代四代的子孙…凡爱慕我和遵守我诫命的,我要对他们施仁慈,直到他们的千代子孙。”戒律的序文清楚说明违反戒律必要受罚,甚至到第三代,而遵守戒律将受赏。
这第一个诫命是针对一个试图将自己族群与其他族群分开而宣示的。在那个时代,人们相信有众多神明的存在,而每个族群都有自己的守护神。以色列人相信他们的神比别的神明更强大,他们应该效忠于祂。十诫和许多其他律法是梅瑟给予以色列民的训导和警诫,说是天主颁布的,旨在指示以色列人忠于他们的信仰,以维持社群的凝聚力与团结。
十诫的神学观和道德准则,有其时代背景,并不完全适合于现今的基督徒。例如,我们不同意多神论的观念,不认为有不同神祇的存在,而各个族群崇拜自己的神,却是相信同一个天主是全人类的神;我们没有遵守安息日(星期六),而是遵循主日,纪念耶稣复活的日子;我们也不把女人当作男人的财产,因此不会把别人的妻子,仆人和牛驴和其它一切等同男人的资产,一口气的警告当事人“不可贪恋”。
耶稣告诉我们,法律真正的精神在于有爱,那就是爱天主超过一切,并愛近人如自己。当我们与天主建立亲密的关系时,就不再需要外在的诫命来制约。我们与天主的关系是我们与家人、朋友、孩子、配偶、同事、陌生人和外国人等人际关系和行为的基础。
当我们与耶稣、与天父、与圣神越来越亲密时,就越能意识到天主的慈爱临于我们所有的关系当中。当我们爱天主和他人的时候,不仅不杀害,犯奸淫,偷窃或欺骗,相反地,我们会信从耶稣基督,并遵循祂的福音教导来生活。
实践:
你是否了解梅瑟律法有它特殊的历史背景?基督徒该以什么标准来生活?
金句:
我是上主你的天主。(出 20: 2)
福音、玛 13: 18-23
本文阐释了撒种的比喻,是有关“天国”的信息,就是如何突破障碍,在生活中体验天主的临在和祂所做的一切。为此,门徒必须像一块好地,完全开放自己去接纳和信赖天主的圣言,这样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圣经里有许多有关“结果实”的经文,我们应该仔细的阅读。耶稣说:“那住在我内,我也住在他内的,他就结许多的果实,因为离了我,你们什么也不能作。”(若15:5)。葡萄枝不能凭自己结出果实,除非它留在葡萄树上;这意味着要结出果实,门徒就必须住在基督内,并且让祂的圣言存留在我们内,因为耶稣就是圣言,而圣言就是耶稣。
何谓丰盛的果实?果实的出处是果树。一棵好树会结出好果子,一棵坏的树就结出坏果子。即然耶稣是葡萄树,我们是祂的枝条,那么我们所结出的果实就会反映出果树的素质,也就是门徒必须肖似耶稣。结丰盛的果实表示活出丰富的基督精神。基督有那些特性?祂宽容,怜悯,宽恕,正义,平安和仁爱。
让我们继续基督的使命去传扬福音,将天主的圣言广传到全世界,好能“去结果实,去结常存的果实。”(若15:16)意思是去塑造效法基督榜样的门徒。我们也要依靠圣神的力量。圣保禄在加拉达书中也谈到“圣神的果实”(5:22,23)。他说:“圣神的果实是:仁爱、喜乐、平安、忍耐、良善、温和、忠信、柔和、节制。”
实践:
你是否结出信仰的果实?若不,为什么?
金句:
那撒在好地里的,即是指那听了话而了解的人,他当然结实,有结一百倍的,有结六十倍的,有结三十倍的。 (玛 13: 23)
每日勤于翻读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