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经反思 - 常年期第十七周星期四(单数年)

Image

出 40: 16-21, 34-38; 玛 13: 47-53

圣言反思
萧永伦神父撰写

常年期第十七周 星期四

读经一、出 40: 16-21, 34-38

这是出谷纪在弥撒读经中的最后一篇经文,明天开始选读肋未记,随后是户籍纪。本文生动地描述约柜的构造,以及引领以色列人前往预许之地的目的。对以民来说,这是一个令人敬畏的景象,也是天主临在的明确标记。

这约柜与旧约中的数个奇迹相关联。它清除了以色列人在路途中的阻碍和种种困难;最终,当他们穿过约旦河进入预许之地时,抬约柜的司祭一踏进河中,河水就停止流动。当以色列人围攻耶里哥时,他们抬着约柜绕城一周,吹着号角,直到第七天城墙便坍塌了,轻而易举的攻陷了那城。

在民长时代,约柜被安置在史罗和基贝亚,之后迁往耶路撒冷的达味会幕。最后被安置在撒罗满圣殿。公元前 587 年,巴比伦帝国征服了巴勒斯坦,当时保存在耶路撒冷圣殿中的约柜从历史上消失了。是被摧毁、被夺取还是被隐匿,至今无人知晓。

约柜是以色列人最神圣的物品,是无形之神的有形标记。它代表了天主临在祂子民当中。它是犹太宗教的核心。以民用它公开显示天主在生活中的优先地位。至于我们,我们不像古代以色列人那样重视梅瑟律法和约柜,但从价值观来看,我们有共同的观点和承诺,认为天主是我们生活的中心。因此我们的态度和行为必须对这个承诺作见证!

实践:
我从那里可以辨识天主就“居住”在我的生命中?我是否愿意让主引领我?

金句:
在以色列子民整个的行程中,云彩一从帐棚升起,他们就拔营前行。(出 40: 36)

福音、玛 13: 47-53

本文是撒网比喻的总结:“…把恶人由义人中分开,把他们扔在火窑里;在那里要有哀号和切齿号。”我们在周二谈到了“火窑”,今天我们将探讨 “哀号和切齿”的含义。这句话在《新约》里出现了七次,描述不义之人在时代终结时的命运。除了玛8:12和路13:28,其它五次在比喻的经文中出现(玛13:42,13:50,22:13,24:51和25:30)。

一些读者常把“切齿”与“在火窑中燃烧”一起联想,是痛苦的表现。人在痛苦中会咬牙切齿,就像活生生地被火燃烧和受折磨时的感受一样。因此,整体的印象就是指邪恶的人,如同今天比喻中的坏鱼一样,他们将被扔进地狱永无止息的烈火中,在那里他们要叫喊和哀号,承受永久痛苦的折磨。

然而,当我们细看圣经对切齿的运用时,就能明白它不是痛苦的意思。圣经诸文採用切齿或咬牙这个词时,一般是表达不满和怨恨之意。以圣咏35:16为例,作者提到自己被敌人侮辱和嘲弄时,他们朝着他咬牙又切齿。在宗徒大事录7:54,描述当犹太人听到斯德望的一番话后,怒从心起,向他咬牙切齿,显示他们对斯德望感到愤怒的反应。

“哀号”一词就比较直接,意思是悲伤。和“切齿”合用是猶太人的惯用术语,表达了悲伤和愤怒的情绪。“扔进火窑”发生的确实日期是于公元70年,当时耶路撒冷城及殿宇都被罗马军队毁坏和烧毁。 那一天,到处火焰燃烧,人们对城与殿的摧毁表达了悲痛和愤懑。 这些人曾经拒绝了耶稣天国的信息并坚持了自己古老的信仰。那时门徒将意识到持久的王国不是犹太人所期盼的政治性王国,而是指天主临在和主宰的王国。

实践:
你是否欣赏耶稣有关天国福音的训导?

金句:
在那里要有哀号和切齿。(玛 13: 50)

 

更多反思

每日勤于翻读圣经

联络我们

个人资料保护员(DPE) 邮箱:info.acams@catholic.org.sg

教委组织秘书处

地址

2 Highland Road #02-12 CAEC Building Singapore 549102


电话

65 6431 9890


电邮

info.acams@catholic.org.sg


UEN

T08CC4023DCA1 (Pay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