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反思 - 常年期第十八周星期四(单数年)

户 12: 1-13; 玛 16: 13-23
圣言反思
萧永伦神父撰写
常年期第十八周之星期四
读经一、户 12: 1-13
户籍纪讲述了以色列人如何准备进入预许之地,又在什么情况下犯罪而受惩罚,以及他们如何重新振作的故事。本经文提到人民来到卡德士时的不满,那是一个没有无花果、葡萄、石榴,和没有足够水喝的地方。他们责疑梅瑟领他们到那里到底有什么好处!
梅瑟和亚郎来到“会幕”,并俯伏在地祈祷。天主嘱咐梅瑟拿起他的棍杖,和亚郎一起“发命叫磐石出水”。兄弟俩走到磐石前,用棍杖击打了磐石两次,水就从磐石中涌出,会众和他们的牲畜都喝够了。
“击打了磐石两次”,而不是一次,被认为是不相信天主能显示奇能的举动。为此,天主惩罚了梅瑟和亚郎,使他们不得带领会众进入所预许的土地。后来人们也好提供一个解释的理由,说明两人为何没有进入预许之地。这与旧约的其它一些叙述雷同,就是任何需要解释的事件都会提供一个神学上的辩解。
尽管梅瑟和当代的人在旷野漂泊四十年的日子,结果却没有尝到最终的胜利。纵然如此,作者还是认为整个“逾越”的经历是正面和成功的。这是以色列人的共同信仰,他们认为自己是被拣选的子民,与天主享有亲密的关系。天主将他们从埃及人的压迫中解救出来,彰显祂的荣耀,建立了盟约,赐给他们律法,建造会幕,与他们沟通,并在整个旅程中引领和守护他们,这一切都是天主的救恩实现!
实践:
尽管以色列人有抱怨和挣扎,基本上他们还是有信的人。你从他们身上领悟到什么?
金句:
这就是默黎巴水的来历,因为以色列子民在那里与上主争辩过,上主因而显示了自己的圣德。(户 20: 13)
福音、玛 16: 13-23
这个事件发生在斐理伯的凯撒勒雅,位于巴勒斯坦北部,靠近叙利亚边界。那个地方之前建了许多异教的圣殿。黑落德的儿子斐理伯(Philip)在那建造了一座献给罗马凯撒的廟,并将旧的名字帕尼亚斯(Panias)重新命名。耶稣站立在这些废墟前,要求门徒回答有关祂的身份的问题。
他首先问:“人们说人子是谁?” 他们回答说:“洗者若翰,厄里亚,或耶肋米亚。”这是人们对耶稣的推测或期待,但耶稣对这些答案毫无兴趣。祂希望听到宗徒自己的回应,而不是道听途说,也不是胡乱地猜测,因此祂问:“你们说我是谁?”
伯多禄发言说:“你是默西亚,永生天主之子。”他以坚定的信念和承诺作出个人的回应。耶稣回应说:“你是伯多禄,在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会。”希腊语中的伯多禄是Petros,而磐石是Petra,伯多禄的阿拉伯名Cephas(意指磐石)。这是双关语。耶稣的话说明祂要以伯多禄这磐石为基础来建立教会,因为伯多禄向耶稣宣示了自己的信德。
若干年后,伯多禄为信徒写的书信中说到:“你们也就成了活石,建成一座属神的殿宇。” (伯前 2:5)基督徒是被拣选者,就如一块块的石头堆砌而成的房屋 ,而宝贵的基石就是耶稣。保禄则引用了不同的比喻来形容教会。
至于保禄,他在皈依之前,到处迫害基督徒。有一天,在前往大马士革逮捕基督徒的路上 ,从天上有一道光,环射到他身上,他便跌倒在地。还听到耶稣的声音向他说 ,扫禄,扫禄,你为甚么迫害我:(宗9:4)耶稣表明自己与受逼迫的基督徒同在,保禄刹那间意识到耶稣与门徒亲密结合,有如身体的各肢体在基督内组成一个身体。
保禄因着自己的体验,称教会为基督的身体。他在给罗马人的信中说:“就如我们在一个身体上有许多肢体,但每个肢体,都有不同的作用。同样,我们众人在基督内,也都是一个身体,彼此之间,每个都是肢体”(罗12:4-5)他的教会观充分的表达了耶稣与教会的亲密关系。
实践:
你说耶稣是谁?你会如何表达耶稣和教会的关系?
金句:
你们说我是谁? (玛 16: 15)
每日勤于翻读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