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经反思 - 常年期第廿四周星期二(单数年)

Image

弟前 3: 1-13; 路7:11-17

圣言反思
萧永伦神父撰写

常年期第廿四周之星期二

读经一、弟前 3: 1-13

保禄在书信中提到教会里的长老和执事。长老在现今的天主教会里称为“主教”, 以及“司铎”,在基督新教里称为“牧师”。长老是宗徒的继承人,他们的职务是管理教会和照顾人灵。执事这一职随着教会的演进而成立。他们协助担负宗徒的职务,尤其是在照顾贫穷者、寡妇及孤儿。

保禄在信中指出,身为长老和执事应该要有崇高的品德。他们受到教会内和教外人士的尊重。当领袖的必须温良和善、有节制,应当慎重、端庄、好客、善于教导。也就是说他必须是一位理智、脾气不暴躁、公平待人、稳重、温和而不偏激的人。

好客不仅是邀请人一起吃饭,而是要极其慷慨的以他所拥有的资源去照顾其他人。他必须是温良和善,不贪爱钱财,善于和蔼的包容他人的缺陷及持有不同见解。

当领袖的必须忠于他的婚姻伴侣,善于管理自己的家庭,教导子女们忠信于天主。当他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时,他的子女们必听从他、尊敬他。如果他连自己的家庭都没法管理好,他就不太可能可以挑起管理好教会的任务。他必须努力的使自己在大众眼里及在家里,成为忠信于天主的人。

保禄建议教会领袖不该是新入教者,原因是新入教者可能会妄自尊大。他们应该要扎根于信德的奥迹,不轻易的被异端教导所误导。

保禄在书信里也提到在教会里服务的妇女,他指的或许是女执事,或是男执事的妻子。保禄提醒她们必须端庄可靠,不流言蜚语说闲话。看来这个弱点显然的在妇女中比男士们更严重。

实践:
你如何协助你所处的教会里的领袖们,尽量活出最好的品格呢

金句:
他在外人中也必须有好声望,怕他遭人诽谤,落入魔鬼的罗网。(弟前3:7

福音、路 7: 11-17

当耶稣和门徒在纳因城门口附近的时候,遇上了送葬队伍。死者是母亲唯一的儿子,她是一名寡妇。许多城镇居民都来送葬,他们为这位母亲感到惋惜。当耶稣目睹了这场景, 祂为母亲感到难过(耶路撒冷圣经的翻译)。描述耶稣反应的合适措辞是:祂对那母亲动了怜悯的心。

此时我们可以比对另一个场景:圣母在加尔瓦略上站在受钉耶稣的十字架脚下,分担了受难耶稣的痛苦。那种感受就像利剑刺心。死后的耶稣第三日复活。而爰徒若望接圣母到自己家里照顾,尽好孝子的义务!

在古代,有些人认为天主不可能有怜悯心,因为祂和人不同,祂没有感情。对他们来说,有怜悯心意味着天主有情感。如果祂有感情,就代表祂可能会受到人和事件的影响。他们推断,如果人类能够影响天主,使他动了怜悯的心,那么至少在那一刻,人就比天主更大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因此,他们得出结论,天主不可能怜悯祂的子民。

我们不能用人类的语言精确地表达天主,因为我们的言语是有限的。圣多默说, 我们只能以类推来谈论天主。这意味着我们只描述了天主一部分的事实,其他部分却是说不清的。当我们说天主富有同情心,我们的意思是祂的慈悲类似人类所能体验的,但却不尽相同。这远远超出我们的话语所能表达的。

事实上,天主圣子以人的形象出现,来到人世间。祂周游各地并怜悯了许多人。就如遇到送葬队伍时,祂上前摸了摸棺木。这当然不是我们所見所见到的棺木,因为当时不使用它。耶稣一声命令就让死者重拾生命,并安慰了寡妇。祂的怜悯之心深深地感动在场的众人。他们都不由自主地赞美和光荣天主。

实践:
你是否曾经体验过天主的慈悲?你如何与其他人分享祂的慈悲

金句:
众人都害怕起来,光荣天主说:“在我们中间兴起了一位大先知,天主眷顾了他自己的百姓。”(路 7:16)

 

 

 

更多反思

每日勤于翻读圣经

联络我们

个人资料保护员(DPE) 邮箱:info.acams@catholic.org.sg

教委组织秘书处

地址

2 Highland Road #02-12 CAEC Building Singapore 549102


电话

65 6431 9890


电邮

info.acams@catholic.org.sg


UEN

T08CC4023DCA1 (Pay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