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反思 - 常年期第廿六周星期五(单数年)

巴 1: 15-22; 路 10: 13-16
圣言反思
萧永伦神父撰写
常年期第廿六周之星期五
读经一、巴 1: 15-22
巴路克书的作者是乃黎雅的儿子巴路克,他曾是侍奉耶肋米亚先知的秘书。本书分四部份,並以名为“耶肋米亚书信”的文章结尾。本书没有现存的希伯来文手稿,只有希腊文和其他版本。虽然无法确定这书的确切日期,但它可能是在公元前最后两个世纪才最终编辑而成。在希腊文化盛行的时期,流行的语言为希腊文,这也说明为何没有希伯来文手稿的原因。
本书把历史背景定位在巴比伦。巴路克在那里向耶苛尼雅王和被掳的人宣读他的书卷,而群众以承认自己的罪行来回应,并将书卷和其它礼物送到耶路撒冷。本书试图以申命纪的角度来说明流亡所带来的创伤和治愈,包括以色列的罪恶、惩罚、悔改和回归。
本文是向人民宣读时的开场白。它声称正义属于天主,耻辱归于人。诚实的回应该是承认他们的羞愧和内疚。所有的人,包括君王、王子、司祭、先知和他们的祖先,都必须在天主面前承认自己的罪过。他们的罪恶是不顺服,即是拒绝聆听上主的声音,且不遵守祂的诫命。从上主领他们的祖先出埃及地那一天起,百姓就一直处于这样的境况,直到今天,他们仍然不忠,且不听从他。
他们的罪孽说明他们为什么会被许多的邪恶所缠绕着。这些邪恶是他们所知道,将会临到他们身上的盟约诅咒。归根结底,他们所经历的灾难,都是他们心硬的结果。他们随自己邪心恶念行事,供奉外邦的神祇,行了上主所憎恶的事。
实践:
罪恶本身就带有邪恶的后果。你曾如何经历你的罪恶所带来的恶果?
金句:
巴 1: 21 “我们不但没有依照上主给我们派来的先知的种种教训,听从上主我们天主的声音。”
福音、路 10: 13-16
耶稣对离葛法翁不远的苛辣匝因和贝特赛达说了哀叹的话。该地区由斐理伯统治。在本文中提到了葛法翁,但在四福音书中,没有关于在那里行过任何神迹的记录。 我们有更多关于贝特赛达的信息。这是一个城镇,周围有几个小村庄,靠近加里肋亚海的北岸。宗徒斐理伯、安德肋和伯多禄就是从那里来的。耶稣就在贝特赛达城外,喂饱了五千人。
除了耶路撒冷,葛法翁是四福音书中提到最多的城镇。这是玛窦、雅各伯和若望的家乡。耶稣将这个城镇作为他在加里肋亚传福音的中心。他在会堂里教导人,医治了一个被不洁魔鬼附身的人。 他还治好了四个友人带来的瘫痪者,也治好了伯多禄岳母的发烧,并回应了罗马百夫长的请求。
耶稣感叹地说如果在那些城镇所行的神迹是在提洛及漆冬行的,那里的人早就悔改了,并披着麻布坐在灰烬中。然而耶稣虽然在那里行了许多神迹,许多人却拒绝了他。耶稣的语气是悲伤和遗憾的,是对人们的固执所发出的感叹。
不是每个人都听基督的话,也不是每个人都听从十二宗徒和七十门徒的信息。然而,那些接受他们信息的人不仅是接受了耶稣的话,也是接受了差遣他的天父。
实践:
你真正想从耶稣那里得到什么?
金句:
路 10: 13 在你们那里所行的异能,如果行在提洛及漆冬,她们早已披上苦衣,坐在灰尘中,而改过自新了。
每日勤于翻读圣经
联络我们
个人资料保护员(DPE) 邮箱:info.acams@catholic.org.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