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教会是“人的教会”
感 言 分 享
林 长 震 神 父 圣衣会会士
新加坡教区开教200年,是我们新加坡人的荣幸,也是天主过去200年给我们的福分、种种的祝福,是我们的恩典。新加坡教区过去有两件事情留给我很深很深的印象。
我记得在70年代的一次圣体大会,是在大巴窑体育场举行,全新加坡的教堂神父们、教友们都聚集在那边。我还记得大会的主题是:“主耶稣为新世界掰开这块面饼”。这句话使我非常非常的感动,我也不懂得解释我为什么那么感动。这句话就是我念神学时,毕业论文的主题。主耶稣为这新世界掰开这块面饼,Christ Jesus’ Bread Broken for the New World。
第二件事情就是在80年代,当我们的已故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来新加坡的时候。那是在国家体育场的弥撒,给我很深的感触。无论是华人还是印度人,大家都是天主子民。我还记得我妈妈说,“平时啊,看不到天主教徒,只有今天啊,大家都爬起来,都跑出来了,我们才看到天主教徒。。”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你是谁,我们都是天主宠爱的民族,这给我一个很深的体验。那时候很容易就流下眼泪,很感恩。
来到今年,新加坡教区开教有200年,对未来有什么展望呢?
未来,希望看到教会是“人的教会”。我们新加坡教会大体上有三种人:
第一种教友就是老年人。因为我们人口越来越老化,因此你会看到教会里面有很多老年人。
第二种人就是青年人。但很可惜,似乎青年人今天越来越少,似乎失踪了。老年人需要老年人的节目,青年人需要青年人的活动。
第三种人就是外籍劳工。如果说没有外籍劳工,我们新加坡不可能生存下去,也因此新加坡教会在这方面站在前线,教会里面必需有不同语言、不同的神父、,不同语言的弥撒。外籍劳工这方面,政府在前线,教会也在前线。
我很希望看到我们教会是“人的教会”。过去的教会跟未来的教会不一样。
过去的教会是这样的:有人来找神父,他说,“神父,我愿意来你的教堂服务,我能替你做什么呢?”那神父就会说,好啊,你来参加圣母军、同祷会、念经班、炼灵的组织、歌咏团。我们是先有结构,后才抓人——先有结构,需要的时候才来抓人。
未来的教会不一样了。先要有人啊,才有结构。什么样的人来到我们的教会,这个教会就有什么样的结构。不一样,教会是“人的教会”——未来的教会是这样的。
一个年轻人跑来问本堂神父,“神父,在你教会里面我能做什么?”
本堂神父就要问他,“你懂什么呢?你能做什么呢?你能提供什么呢?”
年轻人说,“我能打鼓,我能弹吉他。”
如果本堂神父说,“我们这边不需要人家来打鼓,不需要弹吉他,我们这边不弹吉他的,也没有打鼓。”
大概这个年轻人就会说,“好吧,神父,我就来这边望弥撒就好。”他晚上去pub打鼓,去酒吧打鼓,打一个小时$25,今晚打4个小时,他赚$100。
我所说的是看重人。人来,他就会把才华带进来。我们过去是先有结构,我的结构需要人,现在不一样了—— 要有人。天主会派遣人来,人带来他的才华,带来他的愛心。但愿我们未来的教会就是“人的教会”,看重人。
新加坡教会的200年使我不得不想起,我们国家政府跟梵蒂冈教宗的邦交关系,外交的关系。我为国家祈祷,也为教会祈祷。我求天主让我们国家国运昌隆,国民安康。我也求天主,让我们教会恩宠满满,恩赐永在。
教会必需是一个神恩性的教会,相信恩典,the grace of God。我求说:恩典永远永远永存在我们教会。祝福大家,天主保佑。
我记得在70年代的一次圣体大会,是在大巴窑体育场举行,全新加坡的教堂神父们、教友们都聚集在那边。我还记得大会的主题是:“主耶稣为新世界掰开这块面饼”。这句话使我非常非常的感动,我也不懂得解释我为什么那么感动。这句话就是我念神学时,毕业论文的主题。主耶稣为这新世界掰开这块面饼,Christ Jesus’ Bread Broken for the New World。
第二件事情就是在80年代,当我们的已故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来新加坡的时候。那是在国家体育场的弥撒,给我很深的感触。无论是华人还是印度人,大家都是天主子民。我还记得我妈妈说,“平时啊,看不到天主教徒,只有今天啊,大家都爬起来,都跑出来了,我们才看到天主教徒。。”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你是谁,我们都是天主宠爱的民族,这给我一个很深的体验。那时候很容易就流下眼泪,很感恩。
来到今年,新加坡教区开教有200年,对未来有什么展望呢?
未来,希望看到教会是“人的教会”。我们新加坡教会大体上有三种人:
第一种教友就是老年人。因为我们人口越来越老化,因此你会看到教会里面有很多老年人。
第二种人就是青年人。但很可惜,似乎青年人今天越来越少,似乎失踪了。老年人需要老年人的节目,青年人需要青年人的活动。
第三种人就是外籍劳工。如果说没有外籍劳工,我们新加坡不可能生存下去,也因此新加坡教会在这方面站在前线,教会里面必需有不同语言、不同的神父、,不同语言的弥撒。外籍劳工这方面,政府在前线,教会也在前线。
我很希望看到我们教会是“人的教会”。过去的教会跟未来的教会不一样。
过去的教会是这样的:有人来找神父,他说,“神父,我愿意来你的教堂服务,我能替你做什么呢?”那神父就会说,好啊,你来参加圣母军、同祷会、念经班、炼灵的组织、歌咏团。我们是先有结构,后才抓人——先有结构,需要的时候才来抓人。
未来的教会不一样了。先要有人啊,才有结构。什么样的人来到我们的教会,这个教会就有什么样的结构。不一样,教会是“人的教会”——未来的教会是这样的。
一个年轻人跑来问本堂神父,“神父,在你教会里面我能做什么?”
本堂神父就要问他,“你懂什么呢?你能做什么呢?你能提供什么呢?”
年轻人说,“我能打鼓,我能弹吉他。”
如果本堂神父说,“我们这边不需要人家来打鼓,不需要弹吉他,我们这边不弹吉他的,也没有打鼓。”
大概这个年轻人就会说,“好吧,神父,我就来这边望弥撒就好。”他晚上去pub打鼓,去酒吧打鼓,打一个小时$25,今晚打4个小时,他赚$100。
我所说的是看重人。人来,他就会把才华带进来。我们过去是先有结构,我的结构需要人,现在不一样了—— 要有人。天主会派遣人来,人带来他的才华,带来他的愛心。但愿我们未来的教会就是“人的教会”,看重人。
新加坡教会的200年使我不得不想起,我们国家政府跟梵蒂冈教宗的邦交关系,外交的关系。我为国家祈祷,也为教会祈祷。我求天主让我们国家国运昌隆,国民安康。我也求天主,让我们教会恩宠满满,恩赐永在。
教会必需是一个神恩性的教会,相信恩典,the grace of God。我求说:恩典永远永远永存在我们教会。祝福大家,天主保佑。
更新 / 2022年 2月 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