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7:10-14
圣言反思要点
萧永伦神父撰写
将临期 第四周
教会将取自依撒意亚先知书的这段经文,作为童贞女玛利亚将要诞生救主耶稣基督的预言。 经文谈到犹大王阿哈次的邪恶行为。他恢复了献祭活人的古老习俗,还效法异民崇拜偶像。当亚兰王攻打阿哈次的首都耶路撒冷时,他向亚述王求救说:“我是你的仆人,你的儿子,请你上来救我脱离阿兰王和以色列王的手,因为他们来攻打我”(列下16:7)。
他还拿出上主殿内和王宫府库内贮藏的金银来,送给亚述王作为礼品。又精确的复制了一个他在大马士革看到的祭坛,并将其立于圣殿内,将圣殿内上主面前的铜祭坛移到一边。 在这个新祭坛上,他按照亚述人的仪式献祭,其中包括将血洒在祭坛上。 在先知眼中,他的所作所为显然背弃了天主的纯正信仰。
依撒意亚敦促阿哈次王向上天或死者所在的阴府寻求一个征兆。 阿哈次拒绝了,声称他不想试探天主。他实际上是不想知道天主想要他做什么,他正在逃避任何可能让他知道天主旨意的征兆。 依撒意亚对他的回答非常不滿,并说天主无论如何都会给他一个征兆。
先知预言一个名叫“厄玛奴耳”的孩子将要诞生,他将继承达味的御座,他将为天主的子民带来救赎。 当时所指的,也许是阿哈次王的儿子希则克雅,他继承了阿哈次,后来显示出是一位贤明的国王。 也或许是关于最终会出现一位理想的救世主的预言。
玛窦福音援引依撒意亚先知的这个预言,应验在圣母和耶稣身上,即童贞女玛利亚因圣神的德能怀孕,生下耶稣基督,祂是厄玛奴耳,即天主与我们同在。
实践:
你如何在生活中体验到天主与你同在?
金句:
“有位贞女要怀孕生子,给他起名叫厄玛奴耳 - 意即天主与我们同在。”(依7:14)
更多反思
每 日 勤 于 翻 读 圣 经

宗 2: 14, 22-33 |
福音反思要点
萧永伦神父撰写
复活节八日庆 星期一
从现在一直到复活节第七周为止,平日的读经一将取自宗徒大事录。主日的读经一也将一样来自宗徒大事录。五旬节之后,伯多禄被圣神充满,身为宗徒之首,他开始向人们宣讲耶稣基督是救主的信息。
伯多禄的宣言是本书六个宣言中的第一个。其中五个来自伯多禄,最后一个属保禄(13:16-41)。宣言的内容遵循一个模式:1)解释当前所发生的事情,通常是依据历史的事件; 2) 宣告耶稣的圣死、复活和光荣; 3) 劝勉人们悔改、改变自己的生活和接受洗礼。
在这里,伯多禄说明关于基督事工的一些细节,并强调天主通过祂行了一些奇迹和征兆,后来祂被杀,但天主却使他复活,而现在耶稣将圣神倾注于教会。这个事件置于旧约的预言背景中,以民都期待默西亚时代的到来。
身为基督的门徒,我们也被召叫以个人生活和团体生活的表现,来见证耶稣的复活和他的临在。
实践:
你如何以自己的生活经历,向他人宣讲耶稣?
金句:
“你们杀死了他;天主却使他复活了”(宗 2:23-24)
更多反思
每 日 勤 于 翻 读 圣 经

歌 2: 8-14
圣言反思要点
萧永伦神父撰写
将临期 第四周 12 月21日
雅歌是一卷描写人间爱情的著作,共收集了二十五首有关男女情爱的美丽诗歌。用优美细腻的描述手法,写一对年轻恋人的调情与示爱,来表达丰富的寓意。书卷中那位说话的 “他、她” 是分别指爱和被爱的人。
圣经竟然把一本只字不提天主的书收录其中,实在令人警讶。 在欧瑟亚书第二章十六至十九节的经文中,天主被称为祂子民的‘夫君”,就解释了为何雅歌书卷被收录在圣经中的原因。后来,教会也把夫妻的情爱,寓意为基督和教会的关系,即基督(新郎)爱护祂的教会(新娘)。
今天的经文,开始说话的是女生。她和父母住在城里,她所思念的爱人来了,他像羚羊那样,飞快地翻山越岭奔驰而来。 他站在墙后 “由窗外向里凝视,由窗棂住内窥望。” 催促她 “起来,我的爱卿!快来,我的佳丽!“ 邀约她一起到乡间田野去。
寒冷的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是孕育新生命的季节。田间的百花盛放,林中的斑鸠歌唱,无花果树发出初果,葡萄树开花散发芬芳。对年轻的男女来说,这正是恋爱的季节。心爱的人躲在岩石缝中 (象征她的居所),他喊道:“请让我看到你的面貌,听见你的声音,因为你的声音柔和可爱,你的面貌美丽动人。”
爱情的喜乐也表达在母子关系中。当耶稣还在母胎时,他的母亲前去探望年迈怀孕的表姐依撒伯尔。圣母问安的声音让若翰在母腹中欢喜踊跃。两个母亲和两个儿子一起欢喜踊跃。他们愉快的谈话宣告天主的应许正在实现。
实践:
在期待天主到来的过程中,你体验了什么喜乐?
金句:
请让我看到你的面貌,听见你的声音,因为你的声音柔和可爱,你的面貌美丽动人。(歌 2:14)
更多反思
每 日 勤 于 翻 读 圣 经

宗 2: 36-41 |
福音反思要点
萧永伦神父撰写
复活节八日庆 星期二
五旬节那天,在伯多禄的宣讲之后,他的听众“就心中刺痛”,深受感动和震撼,真诚地询问应该怎么做。这反映了他们对所听到有关耶稣的事迹深信不疑,也显示了他们对之前的排斥感到遗憾。
伯多禄劝勉他们要“悔改”。这意味着他们不仅要对过去的态度与行为感到遗憾,且要更积极地彻底改变个人的思维。他们必须转向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他们受邀以耶稣基督的名字受洗,赦免罪过,并领受圣神的恩惠。
这是为了实现天主的恩许,不仅是犹太人民,也为“一切远方的人”。在那一天,就有 3,000多 人成了主耶稣的追随者。这是宗徒大事录中最伟大的宗徒宣讲之一,它最终召叫了众人皈依基督,从而与天主和好。
这经文鼓励和提醒我们需要与他人分享主复活信息。我们可能无法得到象伯多禄那样多的回应,但是如果我们能把一个人带到基督面前,就很有可能对他的生活——以及我们自己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实践:
我们能如何参与宣讲福音和呼吁他人悔改的使命?
金句:
伯多禄便对他们说:“你们悔改罢!你们每人要以耶稣基督的名字受洗,好赦免你们的罪过,并领受圣神的恩惠。”(宗 2:38)
更多反思
每 日 勤 于 翻 读 圣 经

撒上1:24-28
圣言反思要点
萧永伦神父撰写
将临期 第四周 星期四
撒慕尔由一位年久不生育的妇女所生,有特殊的意义。犹太人相信,一个女人晚年产子表明天主对她的孩子有特别的计划。这孩子注定要为天主和祂的子民做出非凡的事业。撒慕尔就是如此。
亚纳不生育,她向上主抱怨,因她并不甘于看似毫无意义的生活。上主垂听像她一样蒙受苦难的人,而且祂的回应超越所祈求的。祂不仅给了亚纳一个儿子,还给她的民族一位先知。
天主挑选那些看似没有希望的家庭来实现祂的计划。天主赋予亡者生命,並赐予那些一无所有的人希望。依撒格和若翰洗者的出生也是如此(路加福音 1:5)。依撒意亚先知书中有一首诗,开头是这样:“哦,不生育的石女,欢乐吧!”(依54:1)
天主赐给了亚纳一个儿子,但正如我们之前在三松身上所看到的一样,但她相信这个儿子并不完全属于她。她认为这个儿子是天主“借”给她的,因此她必会把儿子献于天主,让他一生为上主服务。她甚至在孩子出生之前就把他献给了圣殿的司祭。他的头发将不修剪,做为献身的记号。在经文的最后一句话中,亚纳证说明这一点:“我为得到这孩子祈祷,上主就赏赐了我所恳求的,所以我现在把他献于上主,他一生是属于上主的。”
这篇读经之后的答唱咏并不是取自圣咏集,而是亚纳口中的感恩和赞美诗。“我从心里喜乐于上主……”这是一首古老的赞美诗,置于这段经文中。 在语言和意境上,它与玛利亚探望依撒伯尔时所发出的赞美诗有许多相似之处。亚纳和撒慕尔被视为是依撒伯尔和若翰洗者,以及玛利亚和耶稣的的样本。
本文邀请我们体会天主如何召叫我们为祂服务,以及我们如何遵循了这个召叫。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使命”,都被召去关爱和为兄弟姐妹服务,在地上建立天主的王国。我们感恩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並走这通往永生的道路。
实践:
你如何将自己的生命献给天主?
金句:
“我为得到这孩子祈祷,上主就赏赐了我所恳求的,所以我现在把他献于上主,他一生是属于上主的。”(撒上1:27)
更多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