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storalplanforhome-ani.jpeg
Gods_Light_-_Gates_of_Heaven_-_panoramio.jpeg
成 人 慕 道 团 2 0 2 5
现在开始接受报名
2025_jubilee_home_ani.png
Slide

一路同行
与基督, 建立天主的国


教区牧灵大纲
是什么?

discipleship_new_home_ani.jpg
门 徒 的 旅 程

牧 灵 规 划

homecatechesis.jpeg

居家年长者与病人的亲属们,
我们为居家年长者与
病人提供信仰教导。

点击查找讲员

homepgspiritual.jpeg

天主,祢是我们脆弱中的力量,痛苦中的安慰。
求祢怜恤我们的患难,宽恕我们的罪过。

使受劳苦和负重担的人,来到耶稣跟前,
得到解救的安息、仁慈的恩惠。
我求祢,因我们的主基督。阿们。

(为任何急需祈祷文)

Background.jpeg

奉 献 支 持 教 委 方 式

方 式 1: 电子转账
账户:The Titular R C Archbishop of Spore- Commission for Apostolate of MS
UOB 账号 : 448-300-292-5 Swift Code: UOVBSGSG
(注明:Donation)

方 式 2: PAYNOW
UEN: T08CC4023DCA1
(注明:Donation)

YouTube that occupies both mobile n desktop
播放Play

欢迎订阅我们的 YouTube频道
https://www.youtube.com/@acamsjiaowei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分享
 

德训篇 1:1-10

圣言反思

萧永伦神父撰写

常年期 第七周 星期一

今天我们开始阅读息辣書(德训篇),我们将持续两周。在希腊语中,它被称为“息辣之子耶稣的智慧篇”,现在的名字就是由此而来。内容是有关良好宗教和智慧生活的指导。几个世纪以来,它被教会大量地使用,以至于它也被称为“教会的经典”(Ecclesiasticus)。

在整本书中,智慧有时是神圣的; 有时是天主律法的同义词; 有时是人性的。 但作者明确指出,即使是人的智慧,正确地理解,最终也是来自天主。 今天的读经是有关智慧为天主的创造力。 它将智慧的隐蔽性和不可及性与人类对它的可及性结合起来,尤其是那些在生活上与天主協调的人。

只有天主才能掌握巨大的宇宙。 只有祂知道海边的沙粒有多少,或数下雨时的水滴,天的高度和深渊的深度。 智慧的根源和来源是天主。 在所有其他一切事物之前,祂创造了智慧。只有造物主天主才是真正有智慧的。

智慧是天主的属性,反映在整个创造中,是給于人类的恩赐。 那些与天主深深结合在一起,并爱祂的人,才能分享祂的智慧。 的确,慈爱的天主是智慧的开端。

智慧不仅是知识,尽管知识是构成它的要素。 智慧是一种恩赐,它使人能够理解生命的奥秘,看到万物之间的相互关联,尤其是理解天主对人类的计划。 后者因基督的到来而成为可能的,基督向我们揭示了这一点。 最终,在基督内成长就是在智慧上成长。这成长将使我们对生命的意义有更深入的理解。

实践:

你如何从天主的创造中,领会祂的智慧?

金句:
“一切智慧,皆来自上主。”(德1:1)


更多反思

每 日 勤 于 翻 读 圣 经

 
 

德训篇 2:1-13

圣言反思

萧永伦神父撰写

常年期 第七周 星期二

读者被告知要为遭遇磨难、灾难和其他困难情况做好准备。全心的专注于天主,就不会慌张。 当人们以真诚、忍耐、谦卑和欣然接受的态度对待这一切,他们就能站稳脚跟,“至死充满幸福”。

作者劝谕人们要敬畏天主,相信祂是仁慈、信实的,必信守诺言。 “敬畏”不是“害怕”,而是深深的崇敬那超乎我们想象的天主。 天主值得我们信赖和盼望,祂是喜乐和幸福的最终泉源。

作者建议道:“请你们追念前代”,你们就会发现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信靠主,坚定敬畏主,不断的呼求祂。他们没有蒙羞、被遗弃或被忽略。(作者在第 44-50 章中将举出很多以色列民族的历代英雄例子)。 最后,如在事奉天主方面有过失,请记住天主是慈悲怜悯的; “在患难中,赦免罪过,并施救恩”。

只要我们完全的信赖天主,就可以勇敢而积极的应对一切发生在身上的任何事情。並在充满不确定的时刻操练我们的耐心。 就如金子在火中被试炼一样,天主的子民在屈辱的熔炉中被试炼。 如果以正确的态度,即完全信赖天主的智慧和力量去面对,一切在当时看起来痛苦和具破坏性的经历,都可以成为我们迈向坚强和陶成的泉源。

实践:

生活中的考验如何让你变得更加坚强?

金句:
“你前去服侍上主时,应预备你的心承受试探”(德2:1)


更多反思

每 日 勤 于 翻 读 圣 经

 
 

岳 2: 12-18
格后5: 20 - 6:2
玛 6: 1-6, 16-18

圣言反思

萧永伦神父撰写

圣灰礼仪日

从圣灰星期三开始,直到圣枝主日,我们进入了四十天的斋节时间,称为四旬期。这段时间邀请我们去反思发生在世界、国家、团体及个人等不同层面所遭遇的苦痛、磨难和罪过。
 
在旧约时代,以色列人在埃及所受的苦难及在旷野的四十年经历,成为民族苦难的象征。在岳厄尔先知书中,蝗虫灾害被称为国家灾难。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的大灾害。目前,冠病疫情大流行、乌俄战争、土叙地震等,带给世人许多痛楚、苦难和死亡。我们个人生活中常体验了病痛、分离、成瘾、失败、失业和罪恶。
 
当面对灾难(如蝗灾、海啸或流感疫情)时,古代犹太人将其解释为是因他们的罪愆,受到上主的惩罚。事实上,这些灾难都可能随时发生在世界的各角落,不应该当成是来自上天的惩罚。
 
为什么天主允许它发生呢?我们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有时问题确实是人为的过错和罪恶导致的。但总的来说,我们真的不知道为什么天主会允许危害众人的灾难发生,或让人遭受痛苦。
 
我们能做和该做的是寻求天主的智慧和力量去积极的面对与克服。如果是因我们的罪行,那么我们的回应就是“悔改”。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信赖天主的临在,努力寻求祂的旨意,並让祂作我们生命的亮光和向导,以积极的态度,共同努力克服难题。
 
今天的福音提到了三种传统的灵修操练:禁食、祈祷和施舍。它能帮助我们净化心灵,使我们对天主及对他人更加开放。禁食清空我们的肠胃,提醒我们那些每天挨饿的人;祈祷帮助我们向天主敞开心扉,提醒我们天主是创造者,是我们的父亲。施舍让我们向他人敞开心扉,提醒我们人类是一大家庭,彼此是弟兄姐妹的关系。
 
只有当我们学会为他人而活时,我们的生命才有意义。教宗方济各曾引用一些智言慧谨来启发我们:河流不飲用自己的水,树木不吃自己的果实,太阳不照耀自己,花卉不为自己散發芬芳。我们出生於世间的目的,是为了付出,为了互相帮助。当你幸福快乐時,生命是美好的,但当你能使別人幸福快乐時,生命是更加美好的。
 
教会建议我们在圣灰星期三、四旬期的每个周五及耶稣受难日禁食。
 
在禁食日,除非我们有健康问题,否则该禁食一整天。我们应该如何禁食呢?不要斤斤计较,想法让自己吃得满足而又不犯禁食的规定。一个禁食的指导原则是我们应该感到饥饿。具体的建议是一整天只吃两片面包,只喝白开水。同时,我们可以为一个意向祈求,比如,为某个正在受苦或生病的人祈祷。
 
我们施舍,是为了能把餐点省下来的钱,不管金额多少,捐助给有需要的人。不要忽视神恩;与天主和好!
 
实践:

禁食、祈祷和施舍的做法如何净化你的心灵,并帮助你向天主及他人敞开心扉?

金句:
与天主和好罢!(格后 5:20)


更多反思

每 日 勤 于 翻 读 圣 经

 
 

申命纪 30:15-20

圣言反思

萧永伦神父撰写

圣灰礼仪后 星期四

本文取自申命纪接近结尾的部分,在梅瑟最后的行动和临死之时。它被称为梅瑟的“第三次演词”。它谈及在摩阿布所立的盟约,摩阿布是以色列人在前往应许之地途中,所经过的最后一块领土。这是为过后几年做妥善准备的指示。

梅瑟让人民在生与死之间做出选择。 “我今天将生命与幸福,死亡与灾祸,都摆在你面前。” 生活的意义必须通过爱天主和遵循祂的道路才能找着,而爱天主的定义是遵守他们的领袖所制定的诫命、律法和习俗。

在其他古部落和民族的盟约中,通常会列出一些神明,作为其内容的“见证人”。然而,天主与祂的子民之间的盟约有天地作证。 而遵守或违背盟约的结果将是赏报或惩罚,生命或死亡。

总的来说,古犹太人是从物质所得的角度来看待祝福和诅咒。最重大的祝福是土地的继承,长期的居留,后裔的增加,及在流奶和流蜜之地享受物质繁荣。 而诅咒则是相反。

旧约强调遵守梅瑟律法即是跟随天主的道路的表现,而耶稣的福音则强调爱天主超过一切之上、及爱人如己的基本态度。要做到这一点,基督的门徒就要效法耶稣的榜样。

与犹太人的心态相反,耶稣的道路就是十字架的苦路。不是贪图物质福祉,追求个人物质财富。我们必须根据耶稣的教导来理解生命与死亡的意义,耶稣的福音邀请我们超越自我:“因为谁若願意救自己的性命,必要丧失性命;但谁若为我的原故丧失自己的性命,这人必能救得性命。”

实践:

什么态度和行为会导致死亡,又什么态度和行为会救得生命? 你会如何做选择?

金句:
“我今天指着天地向你们作证:我已将生命与死亡,祝福与诅咒,都摆在你面前;你要选择生命,为叫你和你的后裔得以生存。”(申 30:19)


更多反思

每 日 勤 于 翻 读 圣 经

 
 

依撒意亚 58:1-9

圣言反思

萧永伦神父撰写

圣灰礼仪后星期五

对犹太人来说,盛大的节日和斋戒的开始是通过吹号角来宣告的。赎罪的日子,以及其它纪念某些国家灾难的日子都需要守斋。人民想要让天主知道他们在守斋和作补赎,希望因此得到赏报。他们问道,“为什么我们守斋而你看不见,我们克苦而你不理会呢?”

问题是,他们一面守斋却同时继续“做他们自己的事情”。他们在神圣的日子经营事业,压迫他们的工人。他们一面守斋却同时争吵、打架及虐待贫穷人。难道天主要的是 “低头如同芦苇” 和“以苦衣和灰尘铺床”的外在表现吗?这些虔诚的举动是否能悦乐天主?

上主所要的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斋戒,即是“解除不义的锁链,废除轭上的绳索,使受压迫者获得自由,折断所有的轭,将食粮分给饥饿的人,将无地容身的贫穷人领到自己的屋里,见到赤身露体的人给他衣穿,不要避开你的骨肉。”

其实至关重要的,是要以仁爱和怜悯之心向有需要的人伸出援手,以尊重和尊严对待每一个人。“若这样,你的光明将要射出,有如黎明,你的伤口将会迅速地复原。”  什么伤口?人的罪恶、缺乏仁爱和正义感的伤口。以及虚伪和假宗教的伤口,即注重外在的宗教仪式,而忽视了内在的转化。

总而言之,如果我们修复正直诚信,那么当我们向上主呼求时,他必说:“我在这里。”

实践:

我为什么守斋和克己?为回应天主的召唤需要慈悲和怜悯,我正在做些什么?

金句:
依58:4  你们不必再如今天一样守斋了,免得你们的嘈杂在高处可以听到。


更多反思

每 日 勤 于 翻 读 圣 经

 

联络我们

个人资料保护员(DPE) 邮箱:info.acams@catholic.org.sg

教委组织秘书处

地址

2 Highland Road #02-12 CAEC Building Singapore 549102


电话

65 6431 9890


电邮

info.acams@catholic.org.sg


UEN

T08CC4023DCA1 (Pay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