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14:19-28
圣言反思
萧永伦神父撰写
复活期 第五周 星期二
在吕斯特辣,保禄和巴尔纳伯因治愈了一个瘫痪的人而被奉为神明。但是敌对的犹太人却成功地挑唆吕斯特辣人来对付他们。他们用石头砸了保禄,以为他死了,就把他拉到城外,让他等死。这很可能是暴民临时自发的暴力,而不是正式的处决。但保禄却在暴动中幸存了下来,待门徒们一围到他跟前,他就起来进了城。
第二天,保禄同巴尔纳伯起身往德尔贝去,这是他们第一个传教旅程的最后一站。在这里,两位传教士再次宣讲福音,使“许多人成为门徒”。保禄之前所接受的法利塞人的训练让他在向犹太听众讲话时更加有技巧。他在传教方面相当成功,主因是他的皈依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他的皈依对另一些猶太人却产生了负面的冲击。
之后他们折返传过福音的各个城镇——吕斯特辣、依科尼雍和安提约基雅。他们鼓励门徒坚持信仰,并告诫他们将会遇到许多的试探和困难,以此“更新门徒的心”。
他们在各个教会中建立牧灵的机制,包括任命“长老”。 (今天,天主教的领袖被称为司铎,但不是犹太人所谓的司祭,而是相当于早期教会所任命的长老。)在祈祷禁食以后,他们将长老托付于所信仰的主,任命他们担任团体的领袖。宗徒们不仅培育个别的基督徒,还设立了领导结构来治理教会团体。
保禄和巴尔纳伯从丕息狄雅来到培尔革,下到沿海城镇阿塔肋雅。从那里乘船赴叙利亚的安提约基雅,即他们当初出发传教的城市。他们聚集会众,报告天主偕同他们所行的一切大事,和天主“怎样给外邦人打开了信德的门”。在那里同门徒们住了不少时日。
实践:
你如何与教会所正式任命的领袖一起进行福传和牧灵工作?
金句:
“他们一到,就聚集会众,报告天主偕同他们所行的一切大事,和怎样给外邦人打开了信德的门。”(宗 14:27)
更多反思
每 日 勤 于 翻 读 圣 经

宗15: 1 – 6
圣言反思
萧永伦神父撰写
复活期 第五周 星期三
初期教会遇到两个需要解决的教牧问题。第一,外邦人皈依是否必须遵守犹太律法?第二,他们该如何调解团体中外邦人和犹太人之间敏感的文化差异课题?
他们所面对的最重大问题是该如何看待割损礼的必要性。当时有两种不同的观点:有人主张必须保留以往的猶太惯例,其中皈依基督教的虔诚犹太人认为,外邦人皈依后也应该遵守犹太人的传统。另有人主张该适应变换的环境而做出改变。
割损礼是一个棘手的问题。非犹太皈依者是否应该受割损礼呢?安提约基雅的基督徒没有强制皈依的外邦人行割损,而引起了耶路撒冷犹太基督徒的担忧。有几个人从犹大前往安提约基雅的人去教训他们说:“若是你们不按梅瑟的惯例行割损,不能得救。” 保禄和巴尔纳伯不同意他们的说法,並与他们争论了许久。
最终,保禄及巴尔纳伯和安提约基雅的一些代表被派往耶路撒冷会见宗徒和长老。在路过腓尼基和撒玛黎亚的途中,与当地的基督徒分享了他们如何向外邦人传福音的事迹,众弟兄听到外邦人归化的事都雀跃万分,人心振奋。当他们到达耶路撒冷时,报告了天主偕同他们所行的一切大事,受到宗徒和长老们的热情接待。
虽然如此,他们依旧面对挑战,信教的法利赛党人坚持所有皈依者必须接受割损礼和遵守梅瑟律法。耶路撒冷的教会领袖就决定开会以深入商讨此事。那个重要的会议现在被称为耶路撒冷公议会。明天的读经我们将会看到这个议会讨论的结果。
实践:
你所在的团体里,不同基督徒群体之间是否存在紧张关系?你如何看待这种情况?
金句:
宗徒和长老们就开会商讨此事。(宗15:6)
更多反思
每 日 勤 于 翻 读 圣 经